Tim_Liu0717 wrote:看完籌碼,還滿樂觀...(恕刪) 的確,小弟這整個月感覺 外資、投信、自營戲碼都一樣,買來買去、賣來賣去...要空也不是真的空、要拉又不敢拉,好像小朋友在耍寶一樣XD真的要放空2337基本面太硬,空不下去就變成這種局面吧...
哈啦一下法說一些資訊...存貨142.97億元(ROM達6成),高於上季112.28億元,第3季或許會更高。上下半年營收比例約4比6,第3季可望大幅成長,一季可能比一季高,毛利率也可望維持4成以上,甚至有機會再向上攀升。美中貿易戰影響,盧志遠表示...前陣子中興通訊事件確實有所影響,目前已恢復出貨,待國貿局同意後,就可出貨。至於其他中國市場的工業與汽車訂單部分,雖然汽車關稅有被納入美中貿易戰中,但車用電子完全未出現拉貨無力的情形。資本支出Q1 14.96億,Q2 8.34億(計劃38.9億,已執行過半)。備貨大增,毛利也提高,看來高階製程優化的進展應還順。好像沒提到各類flash比重,SLC NAND價格持平(合約價吧,有大大說下跌),但產出應是增加,成本下降。最早19奈米說去年底,後說今年,前陣子傳聞則是明年初,這部份這次好像沒提到(確定的時點可能就是下波的光明頂,而與東芝訴訟的風險則較難斷定...)套句盧總說的...沒有特別厲害的烏雲...,就中長線而言,個人對製程與資本支出訊息較感興趣。呵呵,這篇7/27的報導較詳細明確...資本支出上修到55億了...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1219862
漲價缺貨的熱門題材不外乎就是看重最終的獲利數字,Q2EPS1.3元的絕對數字是很好,那相對數字的年增率呢?(季增率有季節性的因素所以先不于討論)?如果再把近幾期每季獲利的年增率逐一比較當做成長性的趨勢來看,那結果又會是如何?(1.3-041)/0.41=217%,Q2的年增率成長217%是相當令人興奮的絕對數字,可是Q1的年增率成長是1666%,假設Q3賺2元,Q4賺2.5元好了(全市場我給最高2018估值(1.06+1.3+2+2.5=6.86元)Q3的年增率成長(2-1.2)/1.2=66%Q4的年增率成長(2.5-1.45)/1.45=72%所以2018Q1到Q4的年增率成長趨勢假設如下: 1666%~217%~66%~72%(所以這真的是可以放心長期投資的標的?)我不懂基本面,所以不敢去推2019的年增率成長趨勢,如果假設跟今年差不多,也不考慮國際的系統性風險,那成長趨勢就是0,差一點就變負的,好一點就是成長衰退的趨勢,建議可以去觀察2016至今的年增率成長趨勢,旺宏去年台股漲幅第一應該跟這個成長性多少有關?今年獲利的絕對數字遠比去年好,可是股價走勢卻還跟不上來,是因為成長趨勢走下坡?還是主力太壞要等第三季旺季開始玩大怒神?法說要準備給老任的Q3庫存數字會更高,所以這是Q4會灌很大的概念?像目前被動元件賺很大,可是當有一天獲利無法持續成長時,股價就會跟著修正下來了,市場就是有這樣事前超漲事後超跌的特性~沒了成長性即使還是賺大錢,還是叫作衰退~也許有人覺得不能這樣亂比,那就要看市場相信絕對數字或相對數字的那一邊力量較大,市場就會走出它的方向~其實看多的人也許應該期待法說不如預期,那還能合理化它近月來的弱勢股價,來個利空見底殺出底部的買進理由,不過這時來個法說見報的大利多,會不會容易出現反彈波的高點?法說Q2的獲利真的沒人事先知道?本週走了幾天反彈今天是在跌心酸的?正常也該是拉了前半段,利多見報後再丟出來才合理啊!難道這些有內線的主力覺得獲利數字不夠好,所以先結帳法說行情?覺得是利多,應該先佈好局再等人抬轎才是,怎麼不護股價不先多進點貨,反而殺低讓大家明天有相對低點一起進場,就是搞不懂主力在想什麼?我還是觀察我的型態及頸線就好,法說會開完了,下週開始也該攤牌了,只是不知道哪一邊?想再多也沒用,主力你最大,看你表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