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好像上午九時半,18.2/18.15都有預掛
不過也沒差...下週也許更便宜喔!
a14927 wrote:

我今天掛18.2 ...(恕刪)
KELLY8116 wrote:
好像上午九時半,18

我早上掛10.75要買永豐,也沒成交
看現在美股大跌的走勢,下星期一可以買更低價
Kevin1943 wrote:
我早上掛10.75要買永豐,


我等它破10買3張,我好壞…

PS:我已有,也不想管它,買它只為幫家人買,為紀念品.
下星期陸續開獎了
期待已久
不過也有人開獎了
京城銀
聯邦銀
都不錯
【林宏文專欄】今年全球最大IPO螞蟻科技 新金融科技(Fintech)行業即將發威
2020-09-01 18:28專欄作家 林宏文


全球最大金融科技(Fintech)業者螞蟻科技集團,近來已申請在上海科創板和香港交易所同步上市,這家由阿里巴巴持股33%的獨角獸,上市估值大約在2000億美元,預計募資300億美元,不僅有機會成為今年全球最大IPO之一,更是中國面對美中兩大國對抗戰時一個極為關鍵的布局指標。

根據螞蟻科技的上市招股書資料,螞蟻2019年全年營收人民幣1206億元(約新台幣5185億元),淨利潤為180.7 億元;今年上半年螞蟻營收725億元,淨利潤219.2億元,成長率達1158.7%,其中數位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占比超過6成。

再仔細分析螞蟻科技的營收組成,目前主要來自三大數位金融科技業務。第一個是包括花唄、借唄及網商貸等產品的微貸科技平台,上半年營收285.8億元,占總營收約四成,主要是針對個人及小微企業經營者的消費分期付款及信貸業務。

另外第二大業務是餘額寶、債券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固定期限類產品,銀行定期存款等的理財科技平台,占營收約15%。第三大業務則是包括壽險、健康險、相互保、財險等的保險科技平台,約占全部營收8%。

從螞蟻科技的業務組成可以看出,螞蟻不再侷限於2011年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的支付寶格局,如今更發展出三大數位金融業務,成功搶下傳統銀行、理財及保險等企業的核心業務。在對手全是國有企業的壟斷環境中,螞蟻擁有合法認證的金融科技經營牌照,也突顯其在中國市場獨特的產業地位及角色。

對比歐美資本市場,似乎也很難找到一家類似螞蟻科技的公司。以美國金融業為例,早期美國也有類似「金融大超市」的企業,將許多業務整合到同一個企業集團中,但在每次發生金融風暴後,政策上就朝向築起更多防火牆、並將業務一塊塊切分。

從美中貿易戰的大架構來觀察,螞蟻的掛牌也別具意義。過去螞蟻母公司阿里巴巴因為香港沒有「同股不同權」制度,只能選擇赴美掛牌,但如今美國資本市場打壓中國企業,中國政府勢必要積極發展內地及香港資本市場。

因此,讓這家具有中國金融科技獨特地位的螞蟻科技,順利在上海與香港兩地同步掛牌,這是組建中國國家隊的必然選擇,也讓螞蟻成為中國對抗美國尖牙股的核心成員。

更進一步來看,美國資本市場過去成功吸引全世界的企業與資金,但美中兩大國的對抗戰,資本市場也免不了變成雙方較勁的新戰場,可是中國資本市場相對弱勢許多,未來必需要想辦法把社會財富引導到資本市場。

目前大陸房地產總值450兆元人民幣,是國內生產總額(GDP)100兆的4.5倍,這種比例相當不健康,比重需要降低,未來幾年中國政府需要把原本追逐房地產的資金,引導到股市、保險、理財等其他金融商品。在這種大趨勢下,未來中國的金融資產大餅必然不斷膨脹,這也讓螞蟻的三大業務能夠繼續享受大成長的機會。

資本市場很重要,新科技的競賽更關鍵。近來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受訪時表示,2018年他寫《AI新世界》一書時,中國的人工智慧(AI)是領先美國的,但近來他看到美國AI已經追趕上來了。不過,李開復還是強調,「中國政府一直聚焦在新科技的進展,並以此來推動經濟成長,這個策略相當成功。」

要讓新科技能夠發展與立足,對任何政府及主管當局都是很大的考驗,尤其是所有新科技都一定會冒犯到傳統勢力,許多新創企業在創新的同時,往往都要面對傳統勢力的阻撓,此時政策決心就變得很關鍵。螞蟻能夠在新金融科技立足,若沒有政府支持,要成長到現在這種規模,根本不可能。

從這一點來看,螞蟻科技的掛牌,對台灣也有相當重要的啟示。台灣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多年,但至今成效有限,與政策上採取保守謹慎的態度很有關係,筆者認識許多金融科技的創業者,最常做的就是一方面要創業跑三點半,另一方面還要不時跑法院,處理產業公會或金管會的訴訟案件。

至於得天獨厚的螞蟻科技,到底有沒有什麼潛在的不利因素呢?我想,政策支持是螞蟻最大的利多,但相對的,政策改變也可能是螞蟻最大的利空。例如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的新政策,這當然是為了美國可能在全球掀起金融戰做準備,但到底數字人民幣會如何影響金融科技的發展,並衝擊到中國這家龍頭企業螞蟻科技,這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容日後有機會再來談。

綜合陸媒報導,螞蟻科技已在港交所提交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最快將於9月通過聆訊,至於掛牌時間目前尚不得而知。不過,科技不斷推陳出新,螞蟻科技掛牌那一天,將標示著中國及全世界金融科技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在美中科技戰愈打愈熱的當下,台灣恐怕不能只當個旁觀者,如何學習到推動新科技的發展經驗,恐怕是擁有資源分配及政策制定的當權者,不能不忽略的課題。
...................................................
金融科技(Fintech) 是下個台灣各金融的 著力點 及競爭力看點所在 外資投資 金融股全亞洲一籃子 不進則退
KELLY8116 wrote:
我猜終壽、開發金?...(恕刪)


指數成份股調整時間到了
中獸西瓜要被踢除
9/18尾盤看看能不能狠狠跌個黑棒吧
如果有,撿點玩玩,不虧。
黃男州:打造玉山版螞蟻金服
2020-08-19 00:05 經濟日報 /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昨(18)日出席玉山金控第2季法人說明會,他指出,面對疫情與數位金融發展,玉山金要做到中國大陸「螞蟻金服」的「任何場景,顧客都能獲得服務」目標,例如借款、外匯買賣等,伴隨台灣開放銀行登場,玉山金未來生態圈的建立將朝場景金融邁進。

為搭建玉山版本的「螞蟻金服」,金控新任高階經理人上任,持續定調玉山金聚焦金融科技發展,昨日宣布新任科技長將由台大資訊工程學習教授張智星接棒,上周五(14日)經玉山金控董事會通過,待金管會核准後生效。

黃男州說,張智星為台大資訊工程系教授,兼任台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未來將推動人工智慧在金融業務的應用,加速玉山金數位轉型,未來將與資訊長領導玉山金千人科技聯隊。

玉山金人事改組後首度舉行法說會,黃男州、玉山金總經理陳美滿、玉山銀行總經理陳茂欽皆出席。

玉山銀海外分行上半年獲利就減少11%,國銀整體平均衰退34%,黃男州表示,海外許多國家受到疫情影響深,例如新加坡第2季經濟成長率-40%,國內衝擊相對較輕。

陳茂欽也說,疫情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玉山銀持續掌控信用風險管理,上半年重新檢視海內外授信戶,實際詢問企業在海外買家不下單最糟情況下、現金流如何應對,以便實際掌握企業戶信用風控。

陳茂欽認為,疫情衝擊會有三階段。第一階段衝擊飛機航空、旅館、旅行社等與旅遊相關產業,第二波衝擊全球供應鏈,例如擔任供應鏈工廠的台商,但這波衝擊現階段來看影響沒有想像中嚴重,最擔心為第三階段,假設歐美持續不景氣很長一段時間,台灣仍難無法獨善其身。

面對疫情影響遙遙無期,黃男州指出,玉山金擁抱金融科技,要建立生態圈,從支付開始,可能與電商、電信公司、學校合作,拓展不同生態圈領域,並融入AI、5G等,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智慧金融前進。陳美滿進一步以螞蟻金服為例,目標場景金融希望做到借款服務隨時融入客戶場景之中。
.......
玉山真的是很有企圖心!
我持股大多偏向官股方面!
不知道會不會哪天超車兆豐⋯⋯

vul34622 wrote:
黃男州:打造玉山版螞...(恕刪)
自刪
大俠武林

九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十月中秋變盤後買更多?

十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後買更多?

十一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十二月打完呆帳後買更多?

十二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一月全年獲利出爐後買更多?

一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二月農曆年後買更多?

二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三月季報公布後買更多?

三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四月董事會公佈股息後買更多?

四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端午變盤後買更多。

五月買股
可惜,都已經起漲了才想買。

六月買股
可惜,乖乖等到除息後再買股吧!

七月買股
可惜,韭菜買股給外資割。

八月買股
可惜,除息後壓盤還會跌,等下個月再看看吧。

九月買股
可惜,為何不等十月中秋變盤後買更多?

您要是有心,每個月都能找到理由等下個月才買股,

換言之,

您要是有心,每個當下都能找到原因來參加市場。

與其只看股價,不如將目光回到公司本身,就不會一整年都有藉口不敢參加複利、不敢參與完整市場報酬。

要知道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市場恐慌以及風聲草動,何不如選間好公司,將憂慮交給公司管理人去處理呢?

我們只想要認真工作認真生活,才懶得煩惱這麼多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