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敗得凶也要會理財,請問大家的理財方法與工具是什麼?

100萬是閒錢嗎?每年都有嗎?

是的話...

債券來說
如果版主還年輕(40以前)
這部分可以降低一點或是先取消

基金部位
這樣買是風險低一些
只要區域抓對一年10%不是問題
不過在匯率上就要注意了
匯率是影響海外基金報酬的最大因素之一

股票部份
高風險不一定是高報酬
個人建議還是定存概念股就好

至於其他商品
還有短年期的連動債...海外定存等等
扣除手續費...獲利大約5%左右吧
這些優點是...不用動太多頭腦...讓生活品質好一點
(如果每天情緒要跟著股市變化那太累了...)

如果不是的話(只有100萬存款)

先留下10-15萬當預備金(或是生活費3-6個月)
剩下錢...
一部分買定存概念股
基金部位買少一點(畢竟風險先避免...定期定額可以减低...如果要一筆投資的話找拉丁美洲這部位的...需要年年検視)

至於收支的資產負債表
這是必備的
簡易版本可以找理財雜誌的版本

理財不是只知道如何賺錢...還要知道如何省錢...如何用錢
能在生活品質,未來規劃,人生風險3者取到一個平衡點
這才是一個完美的理財計畫(個人心得...)
--------------------------------------------------------------

至於錢花的凶...版主既然都有自覺了...應該很好處理吧
最近有一筆閒錢約30多萬
想投資海外綜合型的基金
看到厚厚的一堆資料頭就痛~
各位達人請問銀行有這種幫你配套好的方案嗎?
可以組合各類型基金或是不同國家的基金,幫你配套好的產品嗎?
~我實在是一個門外漢啊
各銀行應都有配套吧..
但是..只是給您建議而以..
因為..最後決定權在您.

MO最近也有一筆定存到期..
因為已有定期定額基金..
所以最近考慮外幣定存..
比台幣定存高出不少..
10個月..
美金..4.8X%
紐幣..5.4X%
看起不來錯..
除了..當時的匯差之外,好像沒有手續費..
不知有沒有一些"要注意"的..
您可以去銀行問問..

從1995年買入富達歐洲基金開始投資理財迄今,我家投資海外基金已有十年的歷史(有獲利入袋,也有認賠賣出),成果是四百多萬的房貸在第七年繳清了!

累積這些年來的經驗,我提供一個簡單的「做功課」工具。以國泰世華銀行國外基金查詢資料庫為例(因為這是我的投資帳戶所在,其他銀行應該也有):

1) 先選擇投資標的(例如股票型),你會獲得一頁以績效排名的基金名單。
2) 點選績效排行前五名的基金,每一檔都詳讀它的資訊。
3) 列表找出一年期, 二年期和三年期的績效都排名在這個標的前五名(因為首頁只列出最近三個月的績效,但我更重視長期績效),藉以判斷這檔基金是仍在成長中的基金,還是已經過了高峰正在往下坡走的基金。(如果是前者,我會考慮整筆投資,後者則以定期定額方式,以分攤購入成本)
4) 決定要投資以美元計價或是歐元計價的基金。(資本較充裕的話,我會兩種幣值的基金各投資一檔,例如美元計價買股票型,歐元計價買債券型。)
5) 最後最重要的是,詢問你要投資的銀行是否有代銷這檔基金,然後就下單吧!

投資海外基金主要有兩筆必要的成本支出,一是購置手續費,這個部分網路和電話下單最便宜,臨櫃辦理最高;另一項支出就是贖回時的管理費。每家銀行收取的管理費規定也不一,例如花旗銀行單筆投資的贖回管理費就逐年減少(第一年要總淨值的3%, 但滿三年贖回時就不收取管理費),所以下單投資前要問清楚。

我們的現有投資標的在blog有記載,也提供給網友們參考:2005年基金投資成果檢視

選海外基金的話
記得幣別也很重要耶,不要賺了淨值賠了匯率

至於期貨選擇權那些東西
小弟強烈建議...最好是不要碰啦
因為能在裡面賺到錢的人不多啦
小弟自已也賠了不少
然後現在在號子裡上班,看到輸錢的人更是多
我們分公司客戶裡賺錢的人好像二支手就數的完了
所以....能免則免吧

台股的話...會怕的人就可以定期定額買一些零股
把股票當基金買
標的物可以選擇像台塑三寶、中華電等這些定存概念股
久了下來投資報酬率也是不錯的喔!!
不過記得配下來的股利也要滾進去,這樣才會有複利喔!

理財一定要記得
能讓你在多少時間內賺多少錢,就能在多少時間內賠掉多少錢
這個雖然很基本,可是玩到後面往往會忘記這句話
切記切記..不要!
小弟也還在磨練..還是三不五時會貪一下...唉...
(沒辦法...就在合法賭場裡上班...)
RCA wrote:
理財一定要記得
能讓你在多少時間內賺多少錢,就能在多少時間內賠掉多少錢
這個雖然很基本,可是玩到後面往往會忘記這句話
切記切記..不要貪!


小弟自己也有投資東西

對於"不要貪"這三個字真的是有很深的領悟(53K的領悟 )

在領悟"不要貪"之前

好炒短線 短視近利 追高賣低是我的缺點

得來的只有53K的領悟

目前我投資的部分只有股票

買股票先作該股的功課

如產能利用率、稅前淨利、各股消息以及他開芭樂票的次數(也就是亂放話的次數)......等等

買此股的時候訂立一個長期獲利目標或是短期獲利目標

同時建立靜損目標

一但達上上述三個目標的其中一個

馬上賣出不留戀

所以目前也有個15~17%的獲利率

雖然常常有人說我這種方法賺的不多

如我手中的中鋼在他獲利超過30%的時候就賣掉了

卻被人罵笨 因為中鋼目前還在漲

但是現在我手中的股票住進套房的少

每張獲利幾乎都超過5%

比起別人賺一張30% 其他賠15%好多了

一點建議

參考
bobbook 說的沒錯
每次小賺累積起來 比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的大賺穩多了
一隻甘蔗不可能從頭到尾都是甜的
多咬幾隻中間最甜的甘蔗即可
至於頭尾沒味道的甘蔗 咬到就算運氣好 沒咬到正常

買在最低賣在最高 那叫神
我是投資型保險(NT$5000/月) + 聯電一張

昨天收到的通知
四支基金..最少的報酬率10% 最高的19%
不過還未滿一年 持續觀察中

聯電...去年除權後買的
也如當初預期填權
不過除的不多填的也不多
到現在快九個月了 漲跌幅不大
想想..抱那個久幹麻..

酷波 wrote:
最近有一筆閒錢約30多萬...


如果只有這筆的話
比較簡單的是短期的海外連動債

買基金
可能要找一下金磚四國(印度不推薦)
買海外基金
外幣漲跌比報酬率還重要
短期美元可以現在買進
長期還是歐元和人民幣
漫步在火坑
RCA wrote:
能讓你在多少時間內賺多少錢,就能在多少時間內賠掉多少錢
...(恕刪)


嗯嗯~的確。
以我這個懶人來說,別的東東太複雜
就單玩股票就好。
基本上分二類,穩健型和攻擊型股票
依股市行情變動而更動比例
當然也依自己工作涼爽程度而定...
達到自己的指標情況則離場(不論賺賠出場都有一定的紀律)
報酬率比較不穩定(大致上約-15%~70%),但有紀律可以避免大賠
每年歸總下來都會是賺的,且不比薪水差

最懶的方法,抱著一些好股當定存,例如超豐、中鋼..
偶爾調整一下持股或是獲利了結(進出多次沒賠過)

不論何種投資,資金控管最重要。
我只能拿出獲利20%出來敗家,以前比較笨,只能花10%,因為剩下的會賠回去...
累積存活的80%準備金足夠,敗家慾念強,行情風向ok,就會執行特殊任務(例如賺車款...)
若大賺就移往他處準備敗掉,若賠錢就...

以後會考慮買債券,老是叫小朋友集團軍殺來殺去也不是辦法...
賺錢為敗家之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