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果然是倒貨的日子,前陣子已經教會散戶開低就進場買,今天他就倒出來237億,再加上期貨的空單.

還是說一下真心話,今年的操作不是像去年,一定要讓自己存活下來才是重點,不要行情真的出現時就已經陣亡了,大家加油.





=================================================================
貼上走勢圖









操作的態度在那裡?為何買?為何賣?



================================================================
5月6日大盤平盤開出,12:00(同時SSEC也跌了40點左右)開始下殺到7562後拉回,其中宏達電跌但外資買,金融股也抗跌.

>>>>>

>>>>>









操作的態度在那裡?為何買?為何賣?
擔憂歐洲債務危機擴大,華爾街出現史上最慘痛的跌勢之一,道瓊指數盤中狂跌近1000點,而後反彈,終場大幅收低347點。可能由於電腦故障,道瓊成份股Procter & Gamble (寶僑)(PG-US)股價重挫37%,擴大了道瓊指數的跌幅。寶僑的跌幅約佔了道瓊狂跌992.60點中的172點。992.60點為道瓊史上最大單日跌點。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低347.80點或3.20%至10520.32。

Nasdaq指數收低82.65點或3.44%至2319.64。

S&P 500指數收低37.72點或3.24%至1128.15。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12點或3.29%至352.54。

分析師說,道瓊在五分鐘內,大跌了400點至800點,令人恐慌。終場雖未大跌1000點,但卻跌破了主要支撐關卡。過去幾天的賣壓,主要屬技術性,而非基本面。這是對歐洲持續問題的一時反應,尤其是希臘,可能還有葡萄牙,西班牙與英國。

黃金上漲,突破1200美元,歐元兌美元下跌至逾一年低點,原油價格下跌。公債價格上漲,殖利率下降,投資人尋求公債避險。

CBOE波動指數VIX--華爾街所謂的恐懼指數--上漲至新高點,突破36,收於一年高點。

過去二周,股市斷斷續續下跌,投資人思索歐洲上升的債務危機可能造成的牽連。雖然歐洲各國領袖承諾,將於未來三年提供希臘貸款1460億美元,但希臘實施緊縮措施,壓低赤字的行動,卻引發了暴動及其他劇烈反應。

同時,投資人擔憂這項紓困的規模,將使得歐洲少有能力再協助西班牙,葡萄牙與其他債務纏身國家。

分析師說,毫無疑問,歐洲與希臘,尤其危機漫延的擔憂,使得股市近來走低。股市已經沒有整理--技術性定義為以收盤為準,下跌10%--至少十四個月。

周四,歐元兌美元下跌至近一年低點,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受到壓力。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之後,原油價格與能源股亦顯得脆弱。

美國零售商銷售報告良好,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亦為股市焦點。

經濟:上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下降至44.4萬人,分析師預估為下降至44萬人。

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下降至459.4萬人,分析師預估為460萬人。

周五,美國將公布4月就業報告。預期將顯示就業人數增加18.7萬人,3月公布值為增加16.2萬人。該成長方向正確,但新增就業人數可能不足抵銷新進入勞工市場的人數。

失業率預期持平於9.7%。

企業消息:陷困境的抵押貸款公司Freddie Mac (FRE-US)周三晚公布上季虧損80億美元,並說需要聯邦政府額外106億美元援助。在2008年金融危機高峰期,該公司及Fannie Mae (FNM-US)遭政府監管。

世界市場:海外交易中,歐洲股市下挫。英國FTSE-100指數下跌1.5%,德國DAX指數下跌0.8%,法國CAC-40指數大跌2.2%。

亞洲市場下挫。日本日經指數重挫3.3%。上海綜合指數下跌4.1%,香港恆生指數下跌約1%。

美元與商品:美元兌歐元上漲,歐元下跌至2009年3月以來最低水準。美元兌英鎊亦上漲,但美元兌日元下跌。

公債價格上漲,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至3.46%,昨日為3.55%。公債價格與殖利率係呈反向走勢。




操作的態度在那裡?為何買?為何賣?
金岩石:1987年"黑色星期一"後華爾街的一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5 00:34:40


  股市暴跌,欲振乏力,“救市”呼聲不絕于耳。在“政府不該救市”的所謂市場化信條之下,人們不僅無視美國正在啓動的大規模救市行動,而且忘記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溫故而知新,此時回顧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有助于人們理解現代政府與華爾街真正的市場共識。

  在“黑色星期一”之前,股市就像“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前一樣平靜,頭條新聞是里根夫人到醫院做乳腺癌手術。格林斯潘在周一晨會後登機飛往達拉斯,次日有他的演講。據說在這次晨會中,美聯儲班子和各地央行的行長們已經有所警覺,會議記錄顯示曾經討論了降低利率和注入流動性等應急措施。下午四點,格林斯潘在達拉斯走下飛機,一個驚慌失措的美聯儲官員告訴他,股市以暴跌508點收盤,格林斯潘當時一愣,立刻取消了預定的演講,反身登機飛回華盛頓,連夜召開了緊急會議。次日開盤前一個小時,格林斯潘發表了如下簡要聲明:“聯邦儲備委員會,根據其國家中央銀行的責任,今天重申它時刻准備著發揮其清償來源的作用,以支撑經濟和金融系統”。

  但是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之下,投資人已經失去了理性,上午股市繼續狂跌,市場上流傳的只有“恐慌”二字,恐慌像瘟疫一樣在全球蔓延:東京股市跌15%,倫敦下跌10.8%,巴黎下跌9.7%,悉尼下跌25%,新加波下跌20%,香港恒生指數在下跌300點後停止交易4天(10月26日再開盤當日直落1120點跌到2241點,合計跌幅超過三分之一,跌幅和過去幾個月驚人相似,只是少一個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全球性暴跌,市值損失高達一萬四千多億美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損失的三倍以上!在美國本土,第二次沖擊波來自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在開市不久即宣布停市,紅色警報發出,72小時內决定是否破産。大陸伊利諾銀行也發出了紅色警報,等待著72小時的命運裁决。後來是美聯儲緊急注入流動性,幫助它們走出了危機。

  10月20日中午12點半,奇迹發生了,藍籌股中17只股票的看漲期權(Call Option)有人大量買進,道瓊斯指數隨後企穩回升,指數期貨合約也開始放量交易,緊接著,股票交易量放大了,主要交易所的指數都開始回升。至今也沒人追究當時究竟是誰在幹預期權期貨市場,可以肯定地說,這些神秘買家不是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因爲就在20日當天,高盛和所羅門兄弟公司等投資銀行聯名申請停市,紐約證券交易所主席菲蘭(Phelan)20日中午前還代表它們與財政部部長詹姆斯.貝克(James. Baker)通話,討論是否請總統出面宣布緊急休市。財長貝克拒絕了菲蘭的請求,幷且上電視解讀國民經濟的基本面如何健康,解讀里根總統的經濟政策將一如既往,呼籲股市恢複信心等等。

  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過去了,事後人們對這次股市劫難的分析雖然很多,大家公認的結論却只有一個:是計算機惹的禍。在1982年到1987年的五年時間內,股市的大幅上揚抬高了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股息率從6.2%下降到2.4%,市淨率從1倍上升到2.7倍,市盈率從7.5倍上升到22.5倍。但在1987年以後,美國股市的估值水平很快又超過了這些當時看來嚴重高估的數字。計算機交易的普及使華爾街變懶了,經理們在輸入許多止損單(Stop Loss Order)後就去打高爾夫了,結果在股市的恐慌性拋售發生後,不斷有預先設定的機構止損單被啓動,計算機開始變得比投資人更加瘋狂。由于誰都不知道哪里來的拋壓,投資人的恐慌被計算機的瘋狂拋售加劇了,由此引發了一場震撼世界的股市浩劫。

  這個事件說明:在股市中永遠存在著三種力量的博弈,分別來自于資金動態,市場情緒和基本面。在現代經濟體系中,爲了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必須有格林斯潘式的專業化政策調控,隨時准備“發揮其清償來源的作用”,使金融體系保持充足的流動性。國內理論界流行的“三不”論是一種危險的誤導,不僅缺乏理論的常識,而且缺乏曆史的常識,本質上是排斥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排斥虛擬經濟的客觀存在。中國經濟正在經曆著從市場化到證券化的轉軌,性質和過去三十年從計劃化到市場化的轉軌一樣,是一次革命性的飛躍,是大國崛起的基石。當今世界,虛擬經濟已經超越實體經濟成爲經濟生活的主流形態,我們都要適應這一曆史潮流,與時俱進。


操作的態度在那裡?為何買?為何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