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問題]這樣的投資值得嗎?

對不起啊,先給你潑個冷水。
我的看法是,不要投資,除非你每天有空去公司監督。
因為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你自己試想一下,
如果你自己開了一間公司很賺錢,幹嘛找外人來分錢?
如果是要週轉,幹嘛不去跟銀行借,如果有業績、有實料,還怕銀行不借嗎?
還有,你說得也有點不大清楚,
每月可領『本金+利息 1.4萬』『最長可領六年』
那到底可以領幾年?有沒有跟你說『保證』領幾年?
不然就像其他人說得,搞不好一年後就跑了,你不就是虧大了。
也許我比較保守,但是我覺得投資就該用閒錢,也就是說,假設這筆錢一投入後,
即使馬上被倒光了,我的生活也不受影響。
但是,看來你還是用『貸款』,雖然利率不高(2.3%,應該是銀行搶標的結果,真羨慕啊)
但也是一筆支出啊。
慎思~~慎思
我記得投資的第一條禁忌就是 :
"千萬不可借錢去投資!!!"

而且,其實投資公司也就是作股東,理論上,盈虧都應該要共同承受.
這種有保證利潤的作法,而且如像你文中所說,可一直領6年,每月都領14000, 若以本金攤還貸款方式計算,那年利率將近 26.725%. 這...會不會太高了啊. 說實在,有點奇怪...感覺有點在吸金的感覺. (對不起,這是個人感覺,還是要視你朋友的為人而定)

所以除非你真的對這家公司的內部運作很了解. 要不然只有兩種選擇:
1. 你和這朋友交情很好,可以為他兩肋插刀,那就投資吧,但是要有血本無歸也沒關係的心理準備,畢竟你是為了友情而投資,錢有賺到算運氣,沒有也不要太在意.
2. 如果是以投資收益的眼光來看,這個投資風險真的有點高,而且又是要借錢投資,基本上是不太好的. 如果要穩定的投資,定期定額基金投資一年投資報酬率在 16% 的也不在少數. 只要選對標的,設好滿足點和停損點. 不錯的收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裏提供個人的淺見
你可以請對方提供知名會計師簽章的公司財務報表
我判斷的幾個簡單準則如下:
1.每季營業利益率應有10-15%的水準,且最好是逐季有增加,
否則稱不上是高科技公司
2.長期負債對淨值比率要逐季減少或至少是持平,通常若增加,以台灣電子股的
案例來講,不是公司重整就是改變經營方針,原來的產品銷售率下跌
3.每股盈餘(EPS)最好有3元以上
公司財務報表不一定能評估未來潛力,但至少是公司經營的軌跡
通常高科技公司的固定資產項目不佳,但獲利能力不錯,只是
獲力能力是一刀二刃,美國有很多生技公司號稱有新產品上市,結果下場悽悽慘慘
感謝大家的意見真的讓小弟獲益良多
我會好好思考的

在01上討論理財問題真的很棒啊....一邊賺,一邊敗,人生的樂趣就在這裡了
我是覺得用不著多想了。

很簡單,應該是騙錢的~
(不是說你的朋友騙你)

出五十萬,每個月領本金+利息 1.4 萬,領六年。
就是說六年後可以領回 100.8 萬,扣掉本金,賺利息 50.8 萬。
等於年利率接近 17%....

拜託,看看現在這個社會的其他利率
銀行年定存不到 2%,買房子貸款也不過 3%,信用卡循環利率 19%。
而 20% 就已經是法律定義的重利罪了耶。
這樣你會相信有人要給你 17% 的利息賺嗎!???

話說回來,你看過這家公司的工廠嗎?
真的有工廠嗎?經濟部登記的資料又是什麼?
各位大大都說得很清楚了,小弟就不多講了
與其把錢丟入樣樣不確定的投資標的
不如把精神研究如何理財,就算自己操作股票也強得多。
(要死也要死在自己手上)
我只是對儲蓄險有點小好奇,很久以前有朋友邀我買十年期儲蓄險
說是每年繳十萬,十年後終生每年可領五萬
當時沒投入,事後想想除非真不會理財又有很多閒錢
否則錢被綁著那麼久,公司也未必活得比自己久
真的拿得到終身回饋金嗎?
賺錢為敗家之本...
jazzcat0823 wrote:
各位大大都說得很清楚...(恕刪)


同意!

32年前我媽幫我保儲蓄險,每年交幾千,30年後可以領回最高20萬的本金加利息...

問題是:
32年前,一瓶可樂0.5元(高檔外國飲料),我爸一個月薪水4000元(大學教授).....etc...
那時,我媽夢想著,30年後我有一筆很大的錢可以創業或買房子...(當年20萬可以當頭期款,買間台北市區30坪,總價100萬的公寓)...

2年前,保險公司沒倒,我也如期領回15萬(中間調降過利率),買了台VAIO+一台機車,多的錢吃喝幾餐就沒了....

同學們,錢還是能花就花吧,誰知道10年後你手上的錢能買到什麼?
http://tw.news.yahoo.com/060412/15/30yrp.html


以上省略...
台中市赫普生技公司謊稱有生產有機肥料的高科技,可化菜渣為「菜金」,涉嫌以老鼠會方式騙人投資,主嫌歐陽欽松等人上月落網,檢警凍結六十五個帳戶共近億元資金,分三梯次傳喚一千二百名被害人調查,台中地檢署四名檢察官昨天率廿多名刑警同步偵訊。

中間省略....

他在六十四歲時離開補習界,聽信朋友之言,陸續投資房地產、美容產品和蘭花事業,未料投資對象都無預警「倒閉」,每次投資都血本無歸,雖懷疑被騙,卻求償無門,只能認賠。

以下省略....


只能說多注意囉...這種投資都是生物科技...不然就是什麼蘭花養殖...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送你一句話,『你貪他的利息,他貪你的本金』.....以上
逆向選擇思考:好康的事情不會自己找上門,只有騙錢的會。
看起來越好賺越有問題,還是不要投資吧,而且要等那麼久才可以把本金回收,不保險,倒不如把錢買台積電還比較安穩,覺得不對了,馬上就可以全數賣出,拿回所有的現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