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產業提升而言 會是好事
長久以來 台灣的經營者在心態上與實際經營都是安於幫歐美品牌代工為主流
台商在中國的這幾年的時間, 正好是一個緩衝期
2000年前後的傳產與勞力密集產業出走潮, 緩解了在2000年 .com 風暴後的經濟消退
另一方面也給予將傳產寄一步提高到以工業設計跟產品包裝行銷取勝的層次
大家可在數方面觀察到這樣的變化
1. 目前市面上越來越多傳統商品重新包裝: ex, 阿原肥皂
2. 現今的大專院校學生 (7年級 8年級生) 有自主性 願意將人生規劃在美術創意設計的方向 : ex. 想想, 五年級後段或六年級生在大學選填志願時, 是這樣的嗎? 當年看日本雜誌 Man's NonNon 時, 羨慕日本青年可以發展自己興趣, 在街頭展現自己, 台灣新生代也漸漸是這樣了
3. 知名代工廠已經轉為有自行設計供上游品牌商選擇產品的能力.
中國低勞力成本給了台商緩衝期, 也將自然淘汰一些沒有在這期間轉型的經營者, 如果上述事項發生, 對台灣將是好事, 中國來的競爭者在勞力成本提高之下被削弱了價格競爭優勢, 台灣的可藉以提升的工業設計趁機轉型經營品牌. (但通路行銷後的客戶服務, 台灣仍遠遠落後於歐美品牌商)
個人淺見~~對台灣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