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製程的進度,黃崇仁指出,下半年將會全部轉進63奈米,每片產出將會增加25% 生產成本也更進一步降低,至於45奈米的部份則會在今年第四季導入,明年上半年就會有45奈米的產品慢慢進入市場.
每片產出將會增加25%=相對成本會降低25%,,所以dram報價跌4%, 相對不太會影響穫利表現, 第三季穫利應該還是看好^^ 希望.....................
civicsir wrote:
轉換製程的進度,黃崇...(恕刪)



股價漲的股票賣的是夢想, 不是事實
不要想賺最大!利多?你看到的時候都很幾手了.....
早盤全出了,獲利進口袋才是真的.....
建議大家買股票要知道為啥買
要買老闆名聲普遍認同的
我並沒有特別想說力晶的好或不好
只是它讓我認真審視了投資不是只看帳單上的好壞
輸了一次小心贏100次或更多次都補不回來喔!!!...
以小弟淺薄的知識 ,實在很難理解專門為DRAM製造所設計的生產線,怎樣轉生產驅動IC代工,也或許是科技日新月異,小弟已經落後時代了,再者拿12"來生產驅動IC 更是超過小弟的智慧和能力了...
老闆的確沒多好,但就現實面來看,目前他在dram裡面算最好的吧
據我學長在另外一家說,他們良率好像始終拉不起來..所以發佈什麼轉進45nm...等真正實現再來說吧.
所以與其去賭看不到的未來..不如買現在看到已經在賺錢的了

當然,如果要用股票這麼多,何必買這種的論調來談,的確阿..那很多股票根本不需要談了
大家都去買台積,中鋼,中華電好了..
力晶五月的營收中有20.8的晶圓代工了, 力晶 P1/2/3廠 P1廠 : 代工_產能 35~40K, P2/3廠 : DRAM_產能 80K.

力晶P1廠轉型代工 定單滿到明年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723163/IssueID/20100809

差0.05收漲停..
這波不到10被洗出去就太嫩了...

公司大賺錢....未來前景看好...怎麼可以才剛要起步就退縮了呢?

dram永遠不嫌多的...衝!!!!
明天希望先破$9先^^ 轉型IC代工幫Apple做觸控式IC, 又是幫聯詠(3034)、瑞鼎(3592)、奇景等3家國內大廠定單代工,每月需求達到1.5萬片. 這樣不單單是只靠DRAM來支撐營收, IC代工更是利多, 而且還有轉投資金小雞瑞晶上半年稅前獲利逼近新台幣百億元,每股稅後高達3.09元,獲利能力榮登台系DRAM廠之冠 , 今年穫利更不能乎視. 所以還是對它現況有信心 ^^
你果然不是裡頭的人....其實機台都是一樣的....
只是配置要稍微調整...參數需tune一下....後段金屬製程機台要多買一些...
dram是前段製程機台較多....
其實要轉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沒那麼簡單....

世界先進不就轉成功了...力晶的8吋廠也成功了...幾乎沒在生產任何dram了....
機台也沒有換...80%都是原本的機台.....
dram廠一直在追求微縮製程...但早期12吋廠買的機台只能做到90nm...要丟掉換新的嗎??
不可能...唯有轉型才是賺錢之道...因為driver IC 110nm / 90nm就是現在很主流的製程了...
拿dram淘汰下來的機台run...措措有餘...閉著眼睛run也嚇嚇叫....

重點是製程上的專利...要如何引進.....是不是又要被日本剝成皮....
還是共同開發....這都是角力的重點....

力晶老董不予置評啦....不過這公司對於過時的12吋早期廠房....有在思考另外出路...
畢竟經歷去年那場風暴...已經不是完全在衝刺產能了....
這才是優於還在搞純dram的其他公司的地方......

12吋來做驅動IC...這才是賺錢的重點....很多IC設計公司只想投片在12吋不想投在8吋...
成本差太多了....

Wyvernz wrote:
以小弟淺薄的知識 ,實在很難理解專門為DRAM製造所設計的生產線,怎樣轉生產驅動IC代工,也或許是科技日新月異,小弟已經落後時代了,再者拿12"來生產驅動IC 更是超過小弟的智慧和能力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