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該項侵權訴訟經確認不是真的,但是之後卻還是一而再再而三找上門,你說是不是一種騷擾?專利權是保護的用意沒錯,但是在商場上卻不是這樣簡單阿,哈哈哈...callmingko wrote:專利權 是來保護 自...(恕刪)
jhlien wrote:如果郭董可以活到150歲, 我想鴻海規模應該跟Intel/IBM/三星這些公司沒兩樣了 (大到不能倒)....大概全球電子業1/2以上產業都是集團的業務了....(恕刪) 很難,鴻海少了個核心的價值。
鴻海(2317)的股票是在民國80年上市,那時候台股正從12682狂跌而下,指數跌到2485。鴻海是在80年9月下旬上市,股價從44.9元開出,蜜月期漲到70元,到了10月23日那天又跌到51元。民國80年鴻海的資本額是8.03億,營收23.07億元,稅前盈利2.02億,每股盈利2.51元。從民國78年以來的十年間,以線纜、連接器起家的鴻海,EPS大約都維在2元上下,股價大多數時間都在50至70元之間,也就是說,鴻海市值大約在40億左右。短短18年,鴻海股本從8.03億變成966.12億,營收從23億到超過2兆元,獲利從2億變成8、9百億,市值一度超越1.2兆台幣。這是過去20年最飛躍成長的企業。如今郭台銘告訴大家,成長總有極限,鴻海還會繼續走下去,但是成長幅度不會那麼大,這也間接宣告死抱電子股享受風馳電擎快感的投資時代,似乎也寫下尾聲,這很可能是長線投資的另一次世代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