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lun wrote:
建議你以後可以改變買...(恕刪)

恩!謝謝你的意見,我就是因為資金少@_@,約50萬左右,所以買到一定張數就沒辦法買了,但是好險之前買的也快到我的均價了,我是買旺宏15張,均價19.74,買完就日本地震連續跌停兩天
作價差不是這樣作的,你的買賣理由不應該是由買進成本去決定。

YA精靈 wrote:
作價差不是這樣作的,...(恕刪)

價差不是扣掉買賣手續費和證交稅之後有賺就算了嗎?

iori3lee wrote:
我就是因為資金少...(恕刪)


就是資金少, 所以更要以下跌%數當下次購買點, 不要以固定的價差當下次購買點, 而且不要每次張數都買一樣, 資金少的話, 固定張數買法很難降低很多均價成本...
燦坤卡號:39023656

iori3lee wrote:
價差不是扣掉買賣手續...(恕刪)



你有把握每一次都賺嗎,賠了怎麼處理。
每次賺個五毛錢,一套就套十塊,賺十次都不夠一次賠。
我喜歡這個話題 ... 請大家多提供意見 , 最好是實際有用過的 ...

我是先挑績優股低點進場 , 跌7% 就去補固定張數 (由手上現金去推算 , 希望至少能補個3隻跌停)

如果是急跌就和他拚了 (前提是沒有基本面"重大"利空 , 小利空一定會有 , 不然不會一直跌)

如果沒錢補 , 就當定存 , 等他自己哪天願意漲回來

(成功類似案例有 : 金融海嘯前的景碩 , 起漲前的宏達電)
(失敗的有 金融海嘯前的瑞昱 , 進場的價位太高了 , 從兩百跌到160, 補不完 , 本益比太高了
這就是所謂有夢想最美 , 希望相隨 )




承上
我會補到反彈 ,

然後 可能1. 看衰, 回到均價全賣光 (ex:前陣子谷底的景碩 , 我 76 賣完他就衝到100 了 )
可能2. 看衰,又小貪心 , 回到進入點(最高價)全賣光(ex:元太前波高點 , 62 賣光 他就挫屎了)

可能3 如果覺得是震盪就 跌7% 買一次,漲7% 賣一次 ,來來回回降低成本
(ex:宣布合併前的雷凌, 股價上衝下洗 , 好像廟會在撒錢 , 撿了不少銅板)

可能4. 看多 , 目前徬徨中 , 想要學巴菲特常抱 , 但是這就不是賺價差了 ...
而且現在滿手股票 ,今天轉虧為贏了 , 好怕股市下跌 , 又不知道要怎麼賣

大多數的情況 , 我會賺到最後回補了那幾張的價差(進入點和最低點)

雖然買賣頻繁 , 但是買賣價錢要錙銖計較 , 不然大部分都被交易費用扣光光了

YA精靈 wrote:
作價差不是這樣作的,你的買賣理由不應該是由買進成本去決定。


買賣理由..

這說得真好!!!!

之前買發哥 70股 344.5

今天往上加碼 60股 350

均價:347.03

我覺得夠低就接摟~

原本想休息直到他配股息,但是看好除權息行情 + 今年配20元

嘖嘖~ 所以忍不住想要增加持股股數。
往下攤低均價的方式要口袋深的人才有勝算, 但也要買對股
口袋不深,只有50萬,你能攤多低? 50萬花完了還一直跌你怎麼辦, 就算買對股, 真讓你攤上來解套了, 那不過是虧損的錢回來了,還沒賺到錢,但你卻已經損失套牢期間的機會成本

我自己操作價差交易時, 當決定買進那一刻, 一定同時要有停利條件和停損條件

iori3lee wrote:
請問一下各位,假設你玩股票只是做股價價差,那你會高於均價才一起出還是等到買的張數有幾張高於當初買進價就出
例如:A股票20元10張,25元10張,30元10張,均價是25元30張,目前股價24元,那會先出掉20元10張還是等到都高於25元在賣30張?


咳咳~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銷貨成本算法可以有先進先出法跟後進先出法
樓主很明顯的是採用前者,符合會計的一致性原則
但在這邊用權則基礎可能不實用,建議還是改採現金基礎

而且明年可能改採IFRS原則,到時未實現損失要先提列備抵損失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