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除權息是值得推廣的投資方式...但不是等股價已經在高檔才想短期介入我個人買高殖利率股票經歷了5次除權息...投資組合約5-7支股票實值的現金報酬(非資本利得)每年大約7-9%...加上扣抵稅的退稅額可達10%以上採用的方式是漸進式的買入股票...自知看盤的能力贏不過大盤(主力)每個月買或每個季買...不去考慮題材或波段..存股票當作標會...自己當會首
小比.tw wrote:podman能否善心...(恕刪) 只要在本版搜尋"高殖利率股"就會有很多討論主題專門談論個股...建議可以爬文章參考看看我個人選擇的多半是傳統業集團龍頭股...2002 1301 1326 1723不過這些股都是漲幅不小甚至到了歷史高點...我堅持信念花了4-5年才慢慢完成持股...確實不容易做到板上的"香大"特別推薦2412 8926...我是多少都買了些...可以去參考很多前輩的觀點
lien291 wrote:最近鋼鐵成本增加得很...(恕刪) 以現在的指數位置想要賺股息應該得多考慮...許多人是花了幾年慢慢累積持股把成本降到相對低點看見傳產龍頭股今年配息普遍成長才想進場做長期投資...時機上已經差了很大截所以說應該想清楚再買所謂的"高殖利率股"...這塊肥肉不是想吃就吃的到
podman wrote:時機上已經差了很大截...(恕刪) 您說的沒錯我自己覺得這個時間點不適合長期投資八九千高點根本沒有基本面可言當然這是個人看法中鋼今年有可能轉盈為虧~(這是個人不負責的猜測)等第一季財報出來後應該會比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