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街上有可以餐飲的店跑進去看看是不是有掛MIS的識別証,最後問到一個在裡面擔任印刷課的小組長,他也是一無所知,所以我放棄了原因是「我不認識徐董」。最近也開始一直接到末上市的電話(大盤指數在相對高點時),當然期中也包恬「諾亞媒體」、台灣蘭業.....等。不過看完他們寄來所謂的財報,我覺得是沒什麼參考價值,因為幾乎都在說「宏達電」當年的怎樣
讓你覺得好像這些未上市以後都可以像宏達電一樣
。這些自動打電話過來的我到現在還沒看過是有賺頭的,即使是有上興櫃上市,有時他的承銷價就已經過高了,那就等上興櫃再買何必買未上市呢?
未上市公司最好是已上市公司的轉投資公司,可是通常是不得其門啦,真的讓你買到了也不見得是賺,以前華映未上市買了58塊,想說他是大同的轉投資,當時又是第一家上市的面板公司,可是他上市後並沒有所謂的蜜月行情,反而是大盤指數在相對高點10393遇到政黨輪替一路的下殺,反倒是認賠停損,看到今天的華映3.47,就覺得當年真的是太衝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