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888 wrote:
請問有人親身持有過定...(恕刪)


不必猜想 你可以模擬試算

15年前拿一千萬買中華電 或是中鋼 以及15年前拿一千萬買台北市的房子

自己算看看到現在會有什麼差異

不用猜 自己算就知道

請拿中華電或是中鋼當定存股的參考指標
et888 wrote:
我有個朋友,最近繼承了家裡一筆錢,沒有投資概念!年近30,台北人。
買間台北房或買300張中華電,那個比較保險?...(恕刪)

1. 紅字部分不加強, 一定有風險
2. 承上, 沒做功課就要重押一種投資標的, 一定有風險

只要不學了一點技術, 就衝進股市殺進殺出的話
有 3000萬當底, 風險大概剩下 2012...
mp211bb wrote:
...(恕刪)

這應該是被衛星武器"雷神之鎚"擊中(請參照"銀河英雄傳說")

et888 wrote:
請問有人親身持有過定...(恕刪)



【阿昌定存股投資心得】.......華永昌於99年7月間.


【5年來定存股投資心得】5年前從350萬買2412、9930、2002、1326開始及至5年間繼續投入約300萬新增1723、1301共6檔股票,除2412完全不動純領息外,其餘5檔為領息及部份隨景氣高低跑波段,及至今日本錢650萬獲利750萬,總帳面1400萬。一、假設我把650萬本錢抽回不再投資,而獲利750萬全買2412現價65元為115.4張不用本錢,加可扣今年可拿息4.7元,每年股息續凹息一樣4.7元計,則8年後為201.6張不用錢的2412,前後歷時13年........二、目前我不會把650萬本錢抽回,8年後(退休目標)200張不用本錢的2412約值1300萬已可掌握達成,所以我只要善用650萬(已停止再繼續投入本錢)於8年後再操作得700萬不用錢的其他5支定存股即可,比對5年來的操作過程,我有9成以上的信心,也就是離退休13年的最終目標是持有2000萬不用錢的定存股股票養我餘生.........三、我是股海裡受傷累累於47歲才遁入定存股,我知道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是腳踏實地的艱苦人,賺錢不易,股海裡爾虞我詐、口水淹人、多空瞬變、不肖公司經理人、外資財團法人炒作.......任你股市老手、技術分析高手能防多少,何況我一介散戶、菜籃族、籃領族100、1000的省吃檢用卻10000、100000無情的消失在股(苦)海之中.........

更何況我有工作要作、有家要顧、有親人子女要愛、要休閒解悶、再再的需要我的時間與精力,我不要因理財剝奪我所有的時間、影響我的情緒、我不要跳動的數字弄花我的眼睛、我要逃離多空的苦惱中........四、若你還30.40歲,想法跟我一樣及早開始那效果更大,又若你只有200.300萬你只需由13年延長至20年應就有如此成果,所需的只是笨笨的操作手法,與傻傻的堅持......五、5年來幾乎都是滿手股票,只是2412佔不到2成資金(現在6成),其他8成5支來壯大持股,最慘股災時滿手股票市值原1200萬掉到市值700萬,獲利掉到約200萬左右,認誰都會害怕,但我去算那一年我可拿到多少股息,只影響1.2成,所以我為何強調滿手股票,我珍惜這5年每年的股息,就算大空頭我還在獲取該得的投資股利(當年被逼純投資,當然你看帳面會很慘),所以定存股可安然走過股災風暴,當然當時若有跑掉一些獲利會更豐.......六、如果你是股市^糕手^、徬徨無助、缺乏果斷、個性保守、不會技術分析又懶惰,可參考上述方法.........反之一笑置之........所言真誠無狂語,只希望能讓更多人不在股市裡受到傷害,能穩健輕鬆的理財賺錢。

【定存股投資操作---個人看法】首先要先確認自己個性與條件是否適合中長期投資,也要有足夠的耐心與等待。避開電子股,因定單、庫存、需求量變化劇烈、消息面瞬變、生命周期、產業特性等因素實不宜納入長抱考量。兹將傳產股分為兩類,A類:獲利穩定、經營者穩定(非財團或私人家族企業)、公司背後有強大淨值支撐永續經營無虞、較不受景氣因素影響、股價穩定、股價波動平穩進出無彩工的股票屬之如2412。B類:傳產各類績優或龍頭股,正派經營、體質良好、也能長期生存,但易受個別產業景氣循環影響,獲利隨景氣循環起伏屬之如中鋼家族、台塑家族等。.........一、A類目前個人只知2412,B類宜於各類傳產挑選15支長期追蹤,以便大回檔時能很清楚即時投入,而B類實際投入操作以最多5支為宜,建議用一EXCEL檔下分16SHEET分別一檔股票一SHEET詳細記錄之(越詳細越好)舉凡進出日期、股數、單價、金額、累計股數、累計金額、當年除息金額、可扣退稅金額、目前成本、每年公司相關資訊、季年EPS、季年毛利率、配息股、法人持股%數、董監持股%數、自然人持股%數.....等,進出歷史記錄與詳盡的公司觀察記錄可加強個人日後加減碼的信心與參考,也就是我所說的長期追蹤16支實際操作勿超過6支。

二、最好用繳稅稅率12%以下戶頭操作,所選的標的股可扣抵稅額於25%~35%間為優,買進價衡量估算當時EPS可配息金額儲值率最少要8%以上,當然越高越好,買進股數自然提高,兼顧當時大盤多空氣氛,依此原則萬一誤判大盤多空局勢,進可攻:除領息外兼賺波段差價,退可守:有8%息可領,不怕被套或1.2年沒行情.........三、此為最重點:用直大、HI大等操作心法,隨個人對大盤風險接受度設定自我大盤指數上下警戒值,如我目前設定8000點,超過上警戒值分批先出B類弱勢股或獲利較離譜的股轉進2412,於9500轉進完畢,若來不及轉的部份就認了,然後靠2412領息等空,至於等空要多久,則不是重點,因為你沒有空等,也沒有浪費時間,每年還是8%的股息在獲利。又個人下限警戒值為5500點,假設當時你無保留現金部位滿手2412,則2412頂多小跌1~2年息,而B類15支追蹤股跌數動輒為倍數計,此時應大膽分批由A轉進B,於4000點上轉換完成,若低點不到4000點,轉多少算多少,或反向轉追亦可。.........四、至於前述大盤指數上下警戒值視個人而定,而大盤低點來臨要轉出多少A到B也是視個人情況而定,年輕或資本少的可考慮轉出7.8成以上,50歲以上或資本多的可偏保守5成即可。

以上即是靠大盤指數高低利用A、B互換來壯大股本或2412張數的中長期投資。利用2412為長投主軸及避險的最佳工具又借由長投的複利效果不容小靦。

【5年來定存股投資心得檢討】上述5年的實驗皆為個人想法與默默的操作,笨拙粗糙的手法所得的獲利尚屬欣慰,但其中缺點甚多,檢討其中缺點如下:因為今年初才發現此版與諸位先進前輩討論方得知隨大盤指數高低靠2412避險的方法,所以5年來最大的缺失在於自始自終2412皆只佔個人資金2成而已,且亦無避險動作,所以B類8成資金也是從高價抱下來,雖然本錢低但喪失一次壯大股本的良好機會,雖然盤跌的過程有調解少數持股,但旋即於7000→6000陸續投入全套,故於5000點以下完全沒資金可買,又當時2412只有42張,所以亦無法賣A轉B(當時也無此觀念),所以未來5年,我會用上述操作方法再做第二次階段的改進實驗,目前2412已順利轉佔6成資金..............綜上所述只是個人淺見與操作方法,適者參考,不適者尚望一笑置之…...….於99年7月阿昌



【第6年定存投資狀況與邁入第7年的想法】5年前從350萬買2412、9930、2002、1326開始及至5年間繼續投入約300萬新增1723、1301共6檔股票,除2412完全不動純領息外,其餘5檔為領息及部份隨景氣高低跑波段,及至今日本錢650萬獲利750萬,總帳面1400萬。…….即將邁入第七年,對於47歲投入定存投資族,預計目標60歲退休,歷程也近半了,檢視現在除了第6年約9X萬股息及省吃儉用節餘的薪水獎金50萬續凹入下,目前績效為1710萬(前幾天最高為1745萬,大部份為1723所貢獻),本錢約780萬。若全換等值的2412等於6年約賺100張的2412,期間從前述投入金額到陸續凹入投入及少數AB互換、複利效果…...已屬複雜無法詳述。倘未來後半段加複利效果要賺200張以上的2412應非難事,是故給自己定個退休時要賺250張2412的高目標。

自98年初無基之彈以來,多頭已走2年半,未來是小幅回檔或中幅回檔或來回幾趟後,才會再遇系統股災,任誰也無法預測…....檢視手上持股及目前想法:1、50張9930已近零成本已可開始養2412,價若不偏離就不想轉換。2、11張1723因偏離太多應陸續B轉A。3、100張2002打算調節一些先轉A…..轉多少算多少…...再來就是無可預期,堅定的靠大部位的2412領息等空。

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針對定存長投族而言1710萬的帳面只是一個假象,我隨時隨刻都有心理準備可能會降到1500萬以下或更低,帳面的起伏是我無法掌握預測的,我只能掌握的是今年息含可扣約10X萬約合6.2%的報酬率(報酬率偏低為目前股價偏高所致),而我再乎的是:1、於大盤指數高點我能順利避險幾成到2412。2、避多少我不悔、等空等多久我不知,其間就是6%的報酬率與找尋15支好股好好追蹤。3、也許大盤走空時可用資金是當年息100萬及薪水節餘50萬及賣部份2412做AB轉換。4、對於一個甚麼都不會且反應遲鈍且沒有重來的機會,我只能保守,這樣一個大波段AB互轉含等空可能要長達5年,而這個循環你不用去在乎細節,你要在乎的是這個循環你的持股壯大了多少(基本精神還是以投資心態為依規)。6、這是個人一個無退路不能重來也是自認對自己較可行的方法,大家可自行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但如同人生一樣無法重來也沒有說早知道的權利,要謹慎小心、衡量自己能承受的風險………祝大家投資順利!(第6年較錯誤的操作地方為1301與1326於均價80元左右以清倉式轉換到2412,雖然2412也有攀高,但粗估約少15元吧)…...於1000528阿昌















這一篇給您當參考~!!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其實我是蠻認同那些以幾百張中華電或中鋼為退休目標的大大們!分析的很有道理,報酬也算的不錯,但畢竟沒有這麼長期的持有過,總覺得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小弟我查不到15年前的股價...
房價的話,我家20年前買400萬左右,
現在大約值2200萬。

所以買房大約增值5倍,
買股不詳..
最壞變壁紙,最多應該也不會超過3倍吧..

而且15年前,市場上最被看好的定存股應該也不是中華電中鋼...
當時大家心中理想的定存股現在不知道在哪了...
就像現在買中華電中鋼,15年後搞不好科技更進步了,電話網路鋼筋都要被淘汰了...

未來的人心中又有更好的定存股...


其實我講的好像想反對定存股,但我是想買定存股的,只是希望有人家裡有長輩真的實際這樣持有過的,可以上來分享一下經驗!
orion9981 wrote:





【阿昌定存股投資心得】.......華永昌於99年7月間.


【5年來定存股投資心得】5年前從350萬買2412、9930、2002、1326開始及至5年間繼續投入約300萬新增1723、1301共6檔股票,除2412完全不動純領息外,其餘5檔為領息及部份隨景氣高低跑波段,及至今日本錢650萬獲利750萬,總帳面1400萬。一、假設我把650萬本錢抽回不再投資,而獲利750萬全買2412現價65元為115.4張不用本錢,加可扣今年可拿息4.7元,每年股息續凹息一樣4.7元計,則8年後為201.6張不用錢的2412,前後歷時13年........二、目前我不會把650萬本錢抽回,8年後(退休目標)200張不用本錢的2412約值1300萬已可掌握達成,所以我只要善用650萬(已停止再繼續投入本錢)於8年後再操作得700萬不用錢的其他5支定存股即可,比對5年來的操作過程,我有9成以上的信心,也就是離退休13年的最終目標是持有2000萬不用錢的定存股股票養我餘生.........三、我是股海裡受傷累累於47歲才遁入定存股,我知道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是腳踏實地的艱苦人,賺錢不易,股海裡爾虞我詐、口水淹人、多空瞬變、不肖公司經理人、外資財團法人炒作.......任你股市老手、技術分析高手能防多少,何況我一介散戶、菜籃族、籃領族100、1000的省吃檢用卻10000、100000無情的消失在股(苦)海之中.........

更何況我有工作要作、有家要顧、有親人子女要愛、要休閒解悶、再再的需要我的時間與精力,我不要因理財剝奪我所有的時間、影響我的情緒、我不要跳動的數字弄花我的眼睛、我要逃離多空的苦惱中........四、若你還30.40歲,想法跟我一樣及早開始那效果更大,又若你只有200.300萬你只需由13年延長至20年應就有如此成果,所需的只是笨笨的操作手法,與傻傻的堅持......五、5年來幾乎都是滿手股票,只是2412佔不到2成資金(現在6成),其他8成5支來壯大持股,最慘股災時滿手股票市值原1200萬掉到市值700萬,獲利掉到約200萬左右,認誰都會害怕,但我去算那一年我可拿到多少股息,只影響1.2成,所以我為何強調滿手股票,我珍惜這5年每年的股息,就算大空頭我還在獲取該得的投資股利(當年被逼純投資,當然你看帳面會很慘),所以定存股可安然走過股災風暴,當然當時若有跑掉一些獲利會更豐.......六、如果你是股市^糕手^、徬徨無助、缺乏果斷、個性保守、不會技術分析又懶惰,可參考上述方法.........反之一笑置之........所言真誠無狂語,只希望能讓更多人不在股市裡受到傷害,能穩健輕鬆的理財賺錢。

【定存股投資操作---個人看法】首先要先確認自己個性與條件是否適合中長期投資,也要有足夠的耐心與等待。避開電子股,因定單、庫存、需求量變化劇烈、消息面瞬變、生命周期、產業特性等因素實不宜納入長抱考量。兹將傳產股分為兩類,A類:獲利穩定、經營者穩定(非財團或私人家族企業)、公司背後有強大淨值支撐永續經營無虞、較不受景氣因素影響、股價穩定、股價波動平穩進出無彩工的股票屬之如2412。B類:傳產各類績優或龍頭股,正派經營、體質良好、也能長期生存,但易受個別產業景氣循環影響,獲利隨景氣循環起伏屬之如中鋼家族、台塑家族等。.........一、A類目前個人只知2412,B類宜於各類傳產挑選15支長期追蹤,以便大回檔時能很清楚即時投入,而B類實際投入操作以最多5支為宜,建議用一EXCEL檔下分16SHEET分別一檔股票一SHEET詳細記錄之(越詳細越好)舉凡進出日期、股數、單價、金額、累計股數、累計金額、當年除息金額、可扣退稅金額、目前成本、每年公司相關資訊、季年EPS、季年毛利率、配息股、法人持股%數、董監持股%數、自然人持股%數.....等,進出歷史記錄與詳盡的公司觀察記錄可加強個人日後加減碼的信心與參考,也就是我所說的長期追蹤16支實際操作勿超過6支。

二、最好用繳稅稅率12%以下戶頭操作,所選的標的股可扣抵稅額於25%~35%間為優,買進價衡量估算當時EPS可配息金額儲值率最少要8%以上,當然越高越好,買進股數自然提高,兼顧當時大盤多空氣氛,依此原則萬一誤判大盤多空局勢,進可攻:除領息外兼賺波段差價,退可守:有8%息可領,不怕被套或1.2年沒行情.........三、此為最重點:用直大、HI大等操作心法,隨個人對大盤風險接受度設定自我大盤指數上下警戒值,如我目前設定8000點,超過上警戒值分批先出B類弱勢股或獲利較離譜的股轉進2412,於9500轉進完畢,若來不及轉的部份就認了,然後靠2412領息等空,至於等空要多久,則不是重點,因為你沒有空等,也沒有浪費時間,每年還是8%的股息在獲利。又個人下限警戒值為5500點,假設當時你無保留現金部位滿手2412,則2412頂多小跌1~2年息,而B類15支追蹤股跌數動輒為倍數計,此時應大膽分批由A轉進B,於4000點上轉換完成,若低點不到4000點,轉多少算多少,或反向轉追亦可。.........四、至於前述大盤指數上下警戒值視個人而定,而大盤低點來臨要轉出多少A到B也是視個人情況而定,年輕或資本少的可考慮轉出7.8成以上,50歲以上或資本多的可偏保守5成即可。

以上即是靠大盤指數高低利用A、B互換來壯大股本或2412張數的中長期投資。利用2412為長投主軸及避險的最佳工具又借由長投的複利效果不容小靦。

【5年來定存股投資心得檢討】上述5年的實驗皆為個人想法與默默的操作,笨拙粗糙的手法所得的獲利尚屬欣慰,但其中缺點甚多,檢討其中缺點如下:因為今年初才發現此版與諸位先進前輩討論方得知隨大盤指數高低靠2412避險的方法,所以5年來最大的缺失在於自始自終2412皆只佔個人資金2成而已,且亦無避險動作,所以B類8成資金也是從高價抱下來,雖然本錢低但喪失一次壯大股本的良好機會,雖然盤跌的過程有調解少數持股,但旋即於7000→6000陸續投入全套,故於5000點以下完全沒資金可買,又當時2412只有42張,所以亦無法賣A轉B(當時也無此觀念),所以未來5年,我會用上述操作方法再做第二次階段的改進實驗,目前2412已順利轉佔6成資金..............綜上所述只是個人淺見與操作方法,適者參考,不適者尚望一笑置之…...….於99年7月阿昌



【第6年定存投資狀況與邁入第7年的想法】5年前從350萬買2412、9930、2002、1326開始及至5年間繼續投入約300萬新增1723、1301共6檔股票,除2412完全不動純領息外,其餘5檔為領息及部份隨景氣高低跑波段,及至今日本錢650萬獲利750萬,總帳面1400萬。…….即將邁入第七年,對於47歲投入定存投資族,預計目標60歲退休,歷程也近半了,檢視現在除了第6年約9X萬股息及省吃儉用節餘的薪水獎金50萬續凹入下,目前績效為1710萬(前幾天最高為1745萬,大部份為1723所貢獻),本錢約780萬。若全換等值的2412等於6年約賺100張的2412,期間從前述投入金額到陸續凹入投入及少數AB互換、複利效果…...已屬複雜無法詳述。倘未來後半段加複利效果要賺200張以上的2412應非難事,是故給自己定個退休時要賺250張2412的高目標。

自98年初無基之彈以來,多頭已走2年半,未來是小幅回檔或中幅回檔或來回幾趟後,才會再遇系統股災,任誰也無法預測…....檢視手上持股及目前想法:1、50張9930已近零成本已可開始養2412,價若不偏離就不想轉換。2、11張1723因偏離太多應陸續B轉A。3、100張2002打算調節一些先轉A…..轉多少算多少…...再來就是無可預期,堅定的靠大部位的2412領息等空。

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針對定存長投族而言1710萬的帳面只是一個假象,我隨時隨刻都有心理準備可能會降到1500萬以下或更低,帳面的起伏是我無法掌握預測的,我只能掌握的是今年息含可扣約10X萬約合6.2%的報酬率(報酬率偏低為目前股價偏高所致),而我再乎的是:1、於大盤指數高點我能順利避險幾成到2412。2、避多少我不悔、等空等多久我不知,其間就是6%的報酬率與找尋15支好股好好追蹤。3、也許大盤走空時可用資金是當年息100萬及薪水節餘50萬及賣部份2412做AB轉換。4、對於一個甚麼都不會且反應遲鈍且沒有重來的機會,我只能保守,這樣一個大波段AB互轉含等空可能要長達5年,而這個循環你不用去在乎細節,你要在乎的是這個循環你的持股壯大了多少(基本精神還是以投資心態為依規)。6、這是個人一個無退路不能重來也是自認對自己較可行的方法,大家可自行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但如同人生一樣無法重來也沒有說早知道的權利,要謹慎小心、衡量自己能承受的風險………祝大家投資順利!(第6年較錯誤的操作地方為1301與1326於均價80元左右以清倉式轉換到2412,雖然2412也有攀高,但粗估約少15元吧)…...於1000528阿昌















這一篇給您當參考~!!

...(恕刪)


好詳細啊!非常受用
別拿15年前的台北房子~和15年前的中鋼.中華電~來比較!!

沒有任何意義!!

重點是現在的台北房子~和15年後~中鋼.中華電~來比哪個好??

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

mp211bb wrote:
...(恕刪)


第3張圖片很有趣

3個人既好奇,又害怕的觀看

GARGINE wrote:
別拿15年前的台北房...(恕刪)


我也認同!!當時的物價指數和現在根本不能比!!
一碗麵當時可能只要10元甚至5元!!
現在至少25元起跳!!
要找定存股個人建議找壟斷性(中華電)與生活必須品(油電燃氣)為王道!!
鋼鐵部份我都還會有疑慮!!
明年有線電視數位化後我個人覺得中華電信的mod可能會有潛力!!
我對第四台網路線路毫無信心!!
如果晚上尖峰時刻大家都在看cable數位電視時實在很懷疑會不會lag!!

房價有高有低
就算台北也不能例外
當買到高價時
從低看
也不是賠錢嗎?
而且買房子也總要向銀行借
利息算進去
假若四百萬
二十年後利息總額怕也要四百萬
否則銀行一群吸血鬼吃什麼?
當你簽約的時候
就是一次賭四百萬
但股票可以一個月買一張
分散風險
房子獲利或許較高
但風險也一定較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