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do.chen wrote:
樓上的保額有那麼少嗎?
我的投資型保單是跟樓主的一樣,
小弟月繳5000,一年60000,保額有600萬,
太太月繳3000,一年36000,保額有504萬,
姑且不說投資型保單好壞,年繳40000保額怎會只有,100萬?
保險項目 保險金額 保障期滿日 保險費 契約狀態
ULB 安泰人壽靈活理財變額保險乙型 6,000,000.00元. 終身 5,000.00有效
另外版主只提到如何損益平衡,卻沒有想到保單給你(或家人)帶來的保障,
既然是保單,應該先檢視保障是否符合自己需求,再決定是否解約吧⋯
對我而言,現在第六年了,之後前置費用已不需再繳,苦盡甘來,
每月只要
保險成本-657 + 保單行政管理(維持)費-100 = 交易總金額-757(合年繳9084)
不到1萬元就能有600萬的身故保障,這就是我想要的!
謝謝tendo.chen的指教
我的分析已經提到我是以「投資」的觀點
非從壽險角度討論
更何況我有另一張終身壽險
,我的需求並不是需要一張「有投資風險」的壽險保單,而是投資需求的投資型保單
對我來說,這張保單的前置費用,保險成本跟行政管理費都是投資風險的一部份
當然我的報酬率算法要一起算進去,
保險公司就是在這點最容易混淆的地方讓投資新手以為報酬率很高
因為保險公司把前置費用當作一項自己的手續費,不計入投資,因此報酬率看起來比較好看
但其實要合理報酬率,包括前置費用的賺回,我至少得維持11.58%才能損益平衡(壓力好大,風險更高)
而你的保險成本這麼高,我相信報酬率也得更高
請好好認真的從投資的角度檢討你的保單,你就會發現這個數字不是那麼簡單
別忘了,大多數人並不是僅繳最低的保險費跟行政費用
而是持續繳要投資基金的保費+保險費
若你有認真檢討你的保單收取費用方式
你會發現保險跟投資的費用是兩回事,保鵝跟你的季繳保費是沒有關連的
這點就會成為業務員把兩者混回一談的「投資型保單」
這張壽險並不給付任何醫療費用,只有在身故後才能獲得理賠,當事人活著用不到
既然這樣,對保戶來說,重點本來就是在投資
若你的壽險以這張保單為主,請你去問問任何一個懂保險的人這樣做好嗎?
人死了,獲得理賠,如果出事還死不了,你要繳的醫療費用可不少,搞不好還超過100萬
請問這樣的保單你還會說繳少少錢,得到較高的保障?
另外,保險成本才是決定你的保額額度
我月繳約100元,因此是100萬元
有趣的是,最近兩天我在檢討我的保單時
在我簽合約書時是468萬元,但我收到的投資組合現況的保險額度
卻是在我簽約後的第二年變成100萬元
老實說這麼久的時間,我也忘記當初我曾經改過保險額度
已去電客服,請保險公司給我更改額度的證明,包括我的同意簽名
也許是我真的忘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