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amon wrote:
對被動投資的人而言,...(恕刪)


看了他兄弟0061的下場
上市前買套牢的機會很大
好幾檔跟大陸有關的
好像都是跌破慕集價呀

偽球迷 wrote:
看了他兄弟0061的下場...(恕刪)

時機!在不對的時機募集跟在對的時機募集,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現在是不是對的時機?不知道!以後才會知道。
偽球迷 wrote:
看了他兄弟0061的...(恕刪)


請先弄清楚ETF的定義
ETF是用來追蹤指數變化, 0061掛牌到現在就是往下跌
跌破募集價格很正常吧?

投資ETF 最主要就是判斷自己是否看好追蹤的標的物未來發展
本例就是"是否看好中國"
還有目前指數位置是否適合進場...如此而已

至於與定存利率相比較,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論調
前提是你得有辦法把錢存在中國領他的定存5%吧?

richbonbon wrote:
請先弄清楚ETF的定義
ETF是用來追蹤指數變化, 0061掛牌到現在就是往下跌
跌破募集價格很正常吧? ...(恕刪)

沒錯!這就是我要說的。
在上證下跌的時期,上證ETF會上漲,那才叫有鬼!
上證下跌,誰說上證 50 ETF也要下跌!!!

請搞清楚上證指數跟『上證50ETF』的關係。如果上證指數下跌是因為中小型股跌所造成的,那麼上證50ETF不見得要下跌,因為它只包含前 50 名的大型權值股。所以也有可能是中小型股漲翻天了,但上證50ETF是跌價的。

另外,玩股票的人請搞清楚什麼叫作風險溢酬,股價本身有漲價及跌價的風險。也因為你買進股票後,能承擔漲跌價的風險,才配擁有溢酬。

如果股價永遠在 20 元,這有什麼好賺錢的。

就是它能跌到 16 塊讓你買,然後又可以在 24 塊賣掉它,投資人才有甜頭呀!

請不要再抱怨空頭市場了!!!

最後,我們被動投資人要講的是:『我們知道我們是無法預知市場底部或頭部,所以 20 元我們會買, 18 元我們會買, 14 元我們會買, 6 元我們還是會買,直到我們老了,要退休了,才開始賣, 20 元我們會賣, 18 元我們也會賣, 6 元也是會賣,賣到我們進棺材為止』。
這隻應該是投資寶來上證50基金,然後再去透過基金買入上證股票。
我看了一下手續費中有基金申購手續費為 1%,這應該是代表兩萬元先扣掉1%後,才會進行投資?
hoamon wrote:
...(恕刪)...
最後,我們被動投資人要講的是:『我們知道我們是無法預知市場底部或頭部,所以 20 元我們會買, 18 元我們會買, 14 元我們會買, 6 元我們還是會買,直到我們老了,要退休了,才開始賣, 20 元我們會賣, 18 元我們也會賣, 6 元也是會賣,賣到我們進棺材為止』。

其實已知

只是不願相信

或是沒有發現

以上証指數來說

6214 就是頂

1664 就是底

用台股講法 ( 乘以二 )

12428 就是頂

3328 就是底

所以台股公式

可以 ( 經換算 ) 100 % 的套用變成

上証指數公式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其實已知只是不願相信...(恕刪)


這種看歷史技術線型所歸納出來的結論,你如果相信,那請問宏達電怎麼可能到 1300 元以上,美利達怎麼會到 101 元,統一超怎麼會到 195 元,和泰車怎麼到 261 元。這些價格都是它們之前歷史中未曾觸及的。

簡單講:「歷史技術線型所歸納出來的結論,無法說明『創歷史新高』這檔事」。

而個股就達不到了,為什麼個股所組合出來的指數,歷史技術線型就有得歸納呢!!!

除了個股,我還能指出一個確確實實的指數實例。

港股在 2000 ~ 2012 年之間的低點是 10000 點左右,高點是 30000 點左右,但你知道 1997 年以前,港股位置是多少嗎?

跟臺股差不多,也是在 6000 ~ 7000 點之間。

如果你在 1997 年後,以同樣思惟操作港股,那你就沒得賺了。或者是說,如果你會以新的歷史來浮動上下限,那麼在 1997 年所持的理論在未來就算是個屁了。

我們被動投資人所講的:『我們知道我們是無法預知市場底部或頭部,所以 20 元我們會買, 18 元我們會買, 14 元我們會買, 6 元我們還是會買,直到我們老了,要退休了,才開始賣, 20 元我們會賣, 18 元我們也會賣, 6 元也是會賣,賣到我們進棺材為止』。

這句話卻是幾十年不變。這種東西才叫作理論。
hoamon wrote:
這種看歷史技術線型所...(恕刪)


用個股來解釋 ETF ... 是不是太凹了 !

另外,你要舉特定國家指數創新高的例子 ...

你願意把風險凹在一個發生機率極低的可能性 , 那只好預祝你發財嚕 ~

gg1978 wrote:
用個股來解釋 ETF...(恕刪)


我並沒有說被動投資或是買 ETF 可以賺大錢。

我的目標(也是指數/被動投資的目標)只是在追求 50% 的排位,希望這世上有 50% 的人報酬率贏過我,而我也贏過另外 50% 的人。

我買上證 50 ETF,並不代表我看好中國市場。我只是貫徹資產配置而已。如果單以個人偏好,我是更想買日本 ETF 的,但證交所一直在晃點我。

http://reader.chinatimes.com/forum_17223.html

http://cash168.pixnet.net/blog/post/12800531-%E5%8F%B0%E6%97%A5etf-%E5%8F%AF%E6%9C%9B-%E7%9B%B8%E4%BA%92%E6%8E%9B%E7%89%8C

http://www.wretch.cc/blog/ghostolo/760849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