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5768 wrote:
請問板主,如果是增資...(恕刪)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聽說新的細則規範,
以法人帳務說明如下:
一、增資
(1)現金增資:以實際出價為取得成本。
(2)盈餘轉增資(盈餘股票股利):現行法人財上僅註記股數增加,稅上以每股10元增加稅上持股成本。
(3)公積轉增資(公積股票股利):法人財上註記股數增加,稅上不增加持股成本。
二、減資
(1)現金減資:原持有成本扣除現金減資退還款為新持有成本。
(2)減資彌補虧損:財上依會計公報規定檢視是否需提列減損損失,稅上在取得減資公司的股東會議事錄及主管機關的減資核准函可認列相關損失。
繼承的部分涉及到遺產稅問題,較不熟悉,是否可將申報遺產稅時的成本視為取得成本,建議可待修法確定後向稅務機關詢問。
以上簡單說明,因法人實務作法不一定完全相同,稅務上也與稅局偶有爭議,提供給您參考…
另外,
公平正義這詞常被拿來用,
但真的有公平正義嗎?
有些時候只是角度問題,
人民視加稅、調漲油電價為洪水猛獸,造成物價飆漲…,支出增加…
那企業要如何看待員工加薪呢?成本上升,支出增加…
哈,那我們這些受薪階級也變成洪水猛獸了…
日子過的去比較重要,
這些年各國政府無不想盡辦法要讓經濟成長,人民卻愈來愈無感,到底為什麼?
經濟為什麼要成長?成長是什麼?這是一直想不透的問題,
今年為基期100,每年都成長5%,20年後為265,這代表什麼意思?
是經濟活動量變多(人口增加)?還是交易的單價變高(物價上漲)?
人民的薪水往上調,物質慾望增加,物價會不會上漲?
會有人說大量製造啊,
然後呢?地球資源有限,人口不可能無止盡的增加,
所以呢?
有人跟我說:不要想太多,照樣好好過日子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