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Room wrote:
Windows X86 系列硬體平台自盤古開天以來就有一個標準化的硬體架構,所以M$還有IHV有辦法維護驅動程式更新,甚至還可以讓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性更新. 不過WIN8 加入支援ARM之後,ARM 至今還沒有出現一個獨占優勢的硬體標準平台,M$ 一樣要面對 Android 同樣的問題---其實這也不是新鮮事,WINCE不就是這樣嘛. 要不然就是M$說了算,只支援數目有限的參考設計,那可能就會像Window Phone那樣,到現在還在吹噓一核打四核,跟不上IHV的腳步 --- 在ARM平台,硬體演進的速度遠遠超過X86平台好幾倍.想想看桌機從單核演進到四核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光,手機只花了二到三年.
就技術上來說:
x86架構到現在一直在演進中, 它的標準化也不是一蹴可及的, ARM的崛起是因為它初期的發展方向的core是比較小的, 所以在Intel的天才群全力衝performance的時候, ARM的省電符合了mobile device的需求. 但是並不代表ARM的硬體演進速度遠遠超過x86平台, 有幾個point供參考:
+ 多核心的設計是在Intel衝時脈到達瓶頸後又開展出來增進performance的一條路, 其中很大的關鍵在於製程的提升, 能讓cpu放進更多的電路, 這是人類科技的進步累積, 而並不是因為ARM在mobile device發展就特別快, 是因為這個技術也成熟了, 製程也滿足了.
+ ARM到2011年才開始出現64-bits的設計, 量產還要更後面.
+ ARM沒有硬體的virtualization加速機制, 這方面x86已經發展很多了.
+ ARM還缺乏IO加速功能, 類似Intel I/OAT, 也缺乏像NUMA這種記憶體管理機制.
還有很多像 x86 有 CPU hotplug, memory hotplug (是的, 熱插拔CPU and memory), ARM都是沒有.
+ ARM不夠標準化, 沒有BIOS造成ODM導入與開發不易, 關於這點ARM也在導入UEFI BIOS, 而且就是和Microsoft合作.
x86當然在BIOS的標準化已經做得很好了, 像ACPI, SMBIOS這些標準, 讓x86比較容易進入產程.
+ ARM主要是授權便宜, core小省電, 多數用在embedded system, 再加上DSP基本上在 mobile device 可以用.
當然以上有些技術是用在server端, 但是純就技術來討論, 新的機制常常是先實作在x86架構, 並不是ARM比較先進, x86真的複雜很多.
而且Intel在從performance轉向開始發展省電之後, 我個人認為ARM的省電優勢剩下3年, 最多5年, Intel挾製程技術領先的狀況下, Intel這些天才研發的CPU省電會迎頭趕上.
還有, ARM在時脈拉高, core 增加, 且開始支援64-bits之後, 也開始越來越吃電, 也開始面對發熱的問題.
我是做OS的, 並不是開發CPU或chipset or 硬體的人, 以上是我知道的一些東西, 大家就看看!
CleanRoom wrote: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廠商好像沒你那麼樂觀喔
開價離譜的Windows RT OEM 每套要價85美金!
是的, 最近很多媒體轉載報導這件事情, 但個人持保留態度, 我確實比較樂觀...
現在"傳出"消息的是"VR ZONE"這個網站的一篇文章:
"Microsoft charges Tablet OEMs a whopping $85 for Windows RT"
它的說法是在Computex 2012中得到的傳聞(rumored), 說實在這些合作廠商和微軟都有簽NDA, 要向媒體透露微軟的授權金額幾乎不太可能.
我是猜猜啦! 搞不好是行銷手法, 後來推出的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況且,
這個市場如果光靠打低價就能夠贏的話, 那現在 iPad 和 Android pad 的市佔率應該是倒過來才對! 
重點還是市場區隔, 只要能夠和Android pad的市場區隔出來還是可以的. WoA+Office 賣 $85, 對有office授權需求的企業來說很划算.
當然說 Windows 8 出來就要電趴iPad確實不可能, 但是從OS最重要的maintenance角度去看, 吃下部份企業用市場, 且把Anrdoid pad驅趕到低毛利市場是成功率很高的.
不過要是我個人買Windows 8也是選x86版本, 因為有些舊軟體要run.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