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宏碁的股東會..真的覺得沒救了


小比.tw wrote:
從OS去看, Android會剩下 250 鎂以下的低毛利市場, 還有客製化市場, 商業市場是不用想了, Android那種還要跪求硬體開發商upgrade的東西是不可能和 Microsoft 專職團隊 maintain 固定出 service pack的Windows 8去比的.
極度懷疑有任何公司的CTO or MIS部門最後決定使用Android pad而不是 Windows 8, 除非是高度客製化的應用.


安桌椅系統個人玩玩很okok啦

但要公司企業用...天方夜譚~一個天一個地

本公司到至今~換了不知多少部NB~只換ASUS...根本不碰ACER的東西

讓你以後舉"扶不起的阿斗"做例子時
多一個對象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搞的
小比.tw wrote:
從OS去看, Android會剩下 250 鎂以下的低毛利市場, 還有客製化市場, 商業市場是不用想了, Android那種還要跪求硬體開發商upgrade的東西是不可能和 Microsoft 專職團隊 maintain 固定出 service pack的Windows 8去比的.


Windows X86 系列硬體平台自盤古開天以來就有一個標準化的硬體架構,所以M$還有IHV有辦法維護驅動程式更新,甚至還可以讓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性更新. 不過WIN8 加入支援ARM之後,ARM 至今還沒有出現一個獨占優勢的硬體標準平台,M$ 一樣要面對 Android 同樣的問題---其實這也不是新鮮事,WINCE不就是這樣嘛. 要不然就是M$說了算,只支援數目有限的參考設計,那可能就會像Window Phone那樣,到現在還在吹噓一核打四核,跟不上IHV的腳步 --- 在ARM平台,硬體演進的速度遠遠超過X86平台好幾倍.想想看桌機從單核演進到四核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光,手機只花了二到三年.


小比.tw wrote:
從Computex 2012的內容, 目前看好 Asus 的 Windows 8 版 transformer, 配備 11 吋螢幕, new ATOM, 單純平板的重量和原來的10吋ARM transformer相差不遠, 只要價格能夠壓在 400 - 500 鎂, 大約是早期netbook的價格, 就很有成功的機會.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廠商好像沒你那麼樂觀喔

開價離譜的Windows RT OEM 每套要價85美金!

"在同價位的前提之下,搭載 Windows RT 的產品,將沒有辦法與 Android-ARM 體系的產品有硬體規格上的競爭力…,雖然這樣做是有可能讓廠商做出除了戰硬體規格以外的產品,不過還是感覺的出來 Wintel 陣線除了想賺 Ultrabook 這塊市場以外,微軟更想在 Windows RT 平板市場上大撈一筆。

供各位參考,我們給各位採取 NVIDIA TEGRA 平台的料件成本 - 比 100 美金多一些,因此在 500 美金以下的 Windows RT 平板產品利潤空間將會受到大量擠壓,可能數量會減少很多。實際上我們被告知,大部分的產品發表將會落在 549-799 美金的價位帶,高階的產品更可能會上看 799、899 美金之譜!"

================================================================================================
Windows 8在平版的唯一優勢,講白了就是可以與桌機無縫銜接的期待,加上Offfice之類生產力工具軟體的遺緒.但是如果這個期待沒有想像中美好,又要使用者付出昂貴的代價,以目前全世界不景氣的現狀,M$可能算盤打得太快了一點.

CC1311 wrote:
安桌椅系統個人玩玩很okok啦

但要公司企業用...天方夜譚~一個天一個地


MIS的思唯如果不變,外面的世界再怎麼變化都影響不了它.

CleanRoom wrote:
Windows 8在平版的唯一優勢,講白了就是可以與桌機無縫銜接的期待,加上Offfice之類生產力工具軟體的遺緒.但是如果這個期待沒有想像中完美,又要使用者付出昂貴的代價,以目前全世界不景氣的現狀,M$可能算盤打得太快了一點.


還有許許多多數無盡的ERP系統...才是企業無法脫離WIN魔掌的關鍵

宏碁應該很快就會像NOKIA一樣沒落了吧
ACER的產品,比起過去差很多.....
以NB來說,聯想的快速成長,極有可能把雙A雙雙擊倒!
過去NB我支持雙A,現在.....沒有差別化,就隨便了。

大頭祥 wrote:
聯想的快速成長...(恕刪)


蘭奇的關係嗎?
CleanRoom wrote:
Windows X86 系列硬體平台自盤古開天以來就有一個標準化的硬體架構,所以M$還有IHV有辦法維護驅動程式更新,甚至還可以讓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性更新. 不過WIN8 加入支援ARM之後,ARM 至今還沒有出現一個獨占優勢的硬體標準平台,M$ 一樣要面對 Android 同樣的問題---其實這也不是新鮮事,WINCE不就是這樣嘛. 要不然就是M$說了算,只支援數目有限的參考設計,那可能就會像Window Phone那樣,到現在還在吹噓一核打四核,跟不上IHV的腳步 --- 在ARM平台,硬體演進的速度遠遠超過X86平台好幾倍.想想看桌機從單核演進到四核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光,手機只花了二到三年.


就技術上來說:

x86架構到現在一直在演進中, 它的標準化也不是一蹴可及的, ARM的崛起是因為它初期的發展方向的core是比較小的, 所以在Intel的天才群全力衝performance的時候, ARM的省電符合了mobile device的需求. 但是並不代表ARM的硬體演進速度遠遠超過x86平台, 有幾個point供參考:

+ 多核心的設計是在Intel衝時脈到達瓶頸後又開展出來增進performance的一條路, 其中很大的關鍵在於製程的提升, 能讓cpu放進更多的電路, 這是人類科技的進步累積, 而並不是因為ARM在mobile device發展就特別快, 是因為這個技術也成熟了, 製程也滿足了.

+ ARM到2011年才開始出現64-bits的設計, 量產還要更後面.

+ ARM沒有硬體的virtualization加速機制, 這方面x86已經發展很多了.

+ ARM還缺乏IO加速功能, 類似Intel I/OAT, 也缺乏像NUMA這種記憶體管理機制.
還有很多像 x86 有 CPU hotplug, memory hotplug (是的, 熱插拔CPU and memory), ARM都是沒有.

+ ARM不夠標準化, 沒有BIOS造成ODM導入與開發不易, 關於這點ARM也在導入UEFI BIOS, 而且就是和Microsoft合作.
x86當然在BIOS的標準化已經做得很好了, 像ACPI, SMBIOS這些標準, 讓x86比較容易進入產程.

+ ARM主要是授權便宜, core小省電, 多數用在embedded system, 再加上DSP基本上在 mobile device 可以用.

當然以上有些技術是用在server端, 但是純就技術來討論, 新的機制常常是先實作在x86架構, 並不是ARM比較先進, x86真的複雜很多.

而且Intel在從performance轉向開始發展省電之後, 我個人認為ARM的省電優勢剩下3年, 最多5年, Intel挾製程技術領先的狀況下, Intel這些天才研發的CPU省電會迎頭趕上.
還有, ARM在時脈拉高, core 增加, 且開始支援64-bits之後, 也開始越來越吃電, 也開始面對發熱的問題.

我是做OS的, 並不是開發CPU或chipset or 硬體的人, 以上是我知道的一些東西, 大家就看看!

CleanRoom wrote: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廠商好像沒你那麼樂觀喔

開價離譜的Windows RT OEM 每套要價85美金!


是的, 最近很多媒體轉載報導這件事情, 但個人持保留態度, 我確實比較樂觀...

現在"傳出"消息的是"VR ZONE"這個網站的一篇文章:
"Microsoft charges Tablet OEMs a whopping $85 for Windows RT"

它的說法是在Computex 2012中得到的傳聞(rumored), 說實在這些合作廠商和微軟都有簽NDA, 要向媒體透露微軟的授權金額幾乎不太可能.

我是猜猜啦! 搞不好是行銷手法, 後來推出的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況且,
這個市場如果光靠打低價就能夠贏的話, 那現在 iPad 和 Android pad 的市佔率應該是倒過來才對!

重點還是市場區隔, 只要能夠和Android pad的市場區隔出來還是可以的. WoA+Office 賣 $85, 對有office授權需求的企業來說很划算.
當然說 Windows 8 出來就要電趴iPad確實不可能, 但是從OS最重要的maintenance角度去看, 吃下部份企業用市場, 且把Anrdoid pad驅趕到低毛利市場是成功率很高的.

不過要是我個人買Windows 8也是選x86版本, 因為有些舊軟體要run.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小比.tw wrote:
就技術上來說:

x...(恕刪)


簡單地回應,互相意見交流一下.


1.製程發展的進步,任何一個架構都可以leverage,這也是為甚麼ARM的架構這幾年發展的那麼快,
所有先進的技術很快都被收納進入.Intel雖然是地表最先進的半導體公司,不過TSMC與三星也差沒多少.

X86與ARM比較起來,雖然前者骨子裡已經是RISC,但是CISC的包袱還在,即使Intel製程還領先另外兩家,到現在還沒有幾個手機廠敢用ATOM來作智慧手機.將來製程更進步,省電技術每個平台也都會與時並進,沒有誰能獨沾一味,或是有理由說Intel Atom會進化,ARM就停滯不前,由領先變成落後.

2.以企業的需求來說,Total Cost of Ownership最低的應該是像Chromebook這樣的架構.這正是Oracle老闆Larry Ellison當年大力提倡的NetPC.諷刺地是,Google幫Larry實現了他的夢想,不過Oracle卻反過來告Google侵犯它所收購自昇陽的Java專利.只能說世事難料.

3.個人用平板上,最強還是iPAD,主要是因為Apple從一開始的定價策略,打壓了Android 平板發展的空間.從某種觀點,Apple可以說是拿iPhone來交叉補貼iPad,或者說蘋果光是靠iPhone 就已經賺得撐飽飽的,iPad它志在市占率,不讓對手像當初智慧型手機那樣抓到坐大的契機,另外還有Apple對企業雲端市場未來發展的策略性掌控的考量.

在這樣客觀的現實上, 真得看不出 Windows Pad 能有暴發性的成就,充其量能夠差強人意就不錯了.很多人會考慮Win8,就如您一樣,有legacy的包袱.這也是M$可以老神在在,吃喝不盡的利基. 另外 Windwos Pad很可能會吃掉一部分NoteBook的市場,至少小筆電就完全會被 Windows Pad 所取代.

Android在平板市場第一波可以說吃了大敗仗,市場證明,硬體要作到與iPad大小同等級,Android Pad根本討不到便宜.Google接下來應該會主推7"mini-Pad的發展,以低價打開Android Pad的市占率.假如第一款ASUS供應的Google Pad真得如外界所預估售價在US$200,應該會有一波引爆點.US$200的 Google Pad,離開 100 dollar PC 或 One Pad per Child 的理想又更接進了.如果市場真能打開,以量制價,將來才有空間進一步降低成本.



原來Acer是宏基
我的螢幕就是
一直想說這是哪國廠商商品
現在才知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