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kuo16 wrote:高風險國家竟與07年波克夏控股這種滿手現金的公司債利差只剩不到一個百分點...(恕刪) 我是不清楚新興市場債券是不是岌岌可危啦!但樓主引述該文拿2013年債券來和2007年股票比息差的邏輯根本不對 要評估風險應該是放在同一個基準上比較, 至少時間就要一樣, 難道現在還買的到有2007年殖利率的波克夏股票嗎?真是不倫不類的比喻
鑽地的冰蟲 wrote:我覺得這種時候......(恕刪) 我用投資組合避險,沒留過現金, 除非是像2008年那樣需要停損才會換成現金。現金沒有績效,會拉低整体報酬率,轉到安全的部位即可,以前還可以有貨幣基金可以停泊,現在現金就只能放組合債,不然就要丟定存。債券的特性,跟股票不一樣,很難等跌深再買,也不一定有跌深機會。品質好的債券,通常是處於穩定慢慢獲利的狀態,要抓到轉折點,我認為很難。調整組合部位,不抓轉折點,可能好操作一點。
3325km wrote:我用投資組合避險,沒...(恕刪) 嗯...其實我的操作方法是 用外幣買國外基金 ,所以持有外幣現金時,等待期時, 是用1個月定存 ,無風險,雖然報酬率低一方面是要累積單筆買進現金 , 我都是單筆買進比較容易控制買在低點留台幣現金是為了抓匯率反彈點買進外幣 , 因為債基的波動很小 , 反而是匯率影響獲利若想要買到更多單位, 就得注意匯率像最近澳幣計價的基金, 若前幾天買, 跟今天買.比較的話, 量大的話可能就相差好幾十個單位積少成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