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_hsiao wrote:你有看過在景氣低靡時期,股市大崩盤的嗎?...(恕刪) 當然有啊,怎麼有人那麼快就忘了5年前的事?雷曼兄弟倒閉之前的景氣已經是不好了(前半年已經歷次貸風暴和貝爾斯登,房地美/房利美,指數在6500上下),但還是可以崩盤。當然,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崩完之後景氣更慘。
coadna6666 wrote:那覺得有那些個股泡沫化呢?我觀察的個股,雖沒以前便宜,但沒也太貴,企業獲利都還不錯...(恕刪) 覆巢之下焉得完卵如果真的美股要崩,那就不會有好壞之分,整體都會崩,只是好公司股價會相對抗跌,好公司股價會較早落底持穩並優先反彈
末日博士過去的言論規則1:沒有任何投資準則永遠行得通 如果有任何單一投資法 則能夠通古貫今、永遠行得通的話,投資人爭相效仿,最後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富翁。但歷史唯一恆久不變的真理是財富金字塔理論:財富永遠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永遠有一大堆窮人落在金字塔的地基之中。即使是最佳的投資法則也需要與時俱進,隨著年代調整其內涵。迷思1:就長期言,股市總會向上走 這是一個迷思。事實上,關門大吉的企業比功成名就的企業還要多。若以國家的表現差異來看,漲跌歸零的股市比持盈保泰的股市多。想想1918年的俄國股市、1945年所有東歐地區的股市、1949年上海股市和1954年的埃及股市,投資人或許可破除一些迷思。迷思2:就長期言,不動產價格會上漲 不動產價格長期傾向上漲並沒有錯,部分是因為人口成長的關係,這也牽涉到所有權和產權的相關問題。對居住在倫敦的人而言,過去1,000年,不動產是不 錯的投資標的,這句話屬實無誤。但對美國印地安人、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祕魯的印加人,以及20世紀生活在共產社會的人而言,則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這些地 區的人民不僅喪失了身家財產,不少人也因此丟掉了性命。問題法則1:低買高賣 這項法則令人困擾之處在於投資人永遠無法知道哪裡是底部,何處會觸頂。在股海沉浮的投資人,應可發現股價的底部通常愈探愈低,而所謂頂部永遠是一波還比一波高。問題法則2:買進一籃子優質股票,死守不放 這是另一枚地雷所在!因為現今當道的主流股不會永遠稱王,別忘了在1973年風光一時的辦公室設備大廠全錄(Xerox)、拍立得照相機始祖的寶麗萊(Polaroid)、生產CD-ROM的Memorex、電腦製造商迪吉多(Digital Equipment)、資訊先鋒寶來(Burroughs)和資料控制(Control Data),這些上市公司如今安在?上述企業不是關閉大吉,碩果僅存的企業其股價也遠不如1973年黃金時期的水準。問題法則3:股市湧現殺出賣壓時,是投資人進場低接良機 無庸置疑,利空消息浮現向來為投資人營造良好的入市時機,至少會是一個不錯的買點。不過,這項定律想要「掛保證」,投資人最好在一連串利空消息出現,並且產生禍不單行或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窘境後再行出手。當大盤不再探底,股價反應最糟糕的情況後,就是出手的時機。規則2:不要信任任何人 在股市中,任何人都想倒貨給你;上市公司的高階主管可能睜眼說瞎話、粉飾太平,因為投資人無法全盤掌握上市企業實況,並且永遠有最後一隻老鼠接貨,某些人才能抽身而退。規則3:最好的投資常常就是你沒做的那個 想找到能夠增值百倍以上的絕佳投資標的,簡直像在大海撈針。多數所謂「當紅炸子雞」、「非買不可」或「千載難逢的投資良機」,到最後都成為黃粱一夢,甚至災難一場。投資人須審慎評估,考慮風險和潛在報酬率,深思熟慮後的抉擇才能降低風險。規則4:找尋個人術業有專攻的投資標的 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小鎮中,應對當地不動產市況略知一二,但對網路設備巨擘思科(Cisco)、搜尋引擎霸主雅虎(Yahoo)或軟體大廠甲骨文(Oracle)所知有限,請將個人資產投資在熟悉領域的標的上。規則5:自我投資 現代人每天都得面臨柴、米、油、鹽、醬、醋、茶實際需求的生活壓力,追逐金錢是生存的一環。但是對個人來說,最佳的投資可能是提升自我、將珍貴的時間與所愛的人分享、對自己的工作和閱讀的書籍不吝投資,為個人開啟新的視野,以不同的角度評估所知所見。
我個人覺得,他這樣發表看法不管對不對,起碼他有相當完整的大局看法首先是他觀察到的現象:為了救經濟的貨幣擴張,有瞭解經濟學的會知道有流入實體經濟,失業一定可以大幅改善的,但銀行根本沒把錢放給這些實體經濟中有需求的人,進入了資產市場(某種程度而言這個市場是對賭的賭場),實體經濟沒有特別好的起色,但股市已經創新高了,他認為股市是經濟的櫥窗,現在股市超過實體經濟所以他認為該修正他資產以現金為主,這得用猜的,我個人是認為他認為過去沒買股票而現在空手的,應該觀望吧,真下跌放空一樣大賺,但得先準備子彈,不過這是我的猜測,不一定對至於股市是否該修正,每個人看法不一定相同,美國的企業獲利還可以,但手上現金部位不低,且投資計畫不多,購買公司股票推升股價有助於管理階層保住位置這類的想法,現在的價位就算不修正總不能說低價吧,往上空間的風險不低,此時放空其實也不好,股價要瘋狂的時候放空才適合,目前股價我個人覺得應該說偏高,但沒有到瘋狂的地步以麥加華的論述,不論事後對不對,起碼他是保持一定的看法,邏輯結構似乎也沒太大問題,但結果或發生的時間點這本來就難以判斷,但這是一個有其邏輯性的看法,總比那種股票今天漲了,晚上新聞找了理由來解釋今日的上漲這樣的論述有價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