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ward wrote:前幾期有個週刊是採訪大戶的我友都是低檔一次全壓,這樣才賺的多。而且只做一個股票
重點就是勇敢
團圓嚕 wrote:
請問2005年張松允...(恕刪)
高價買天籟 掏空台苯10億
股市「大公孫」 期貨天王 經部前高官涉案
<天籟集團大股東「期貨天王」張松允>
2013年01月12日
【綜合報導】上市公司台灣苯乙烯驚爆掏空案,台北地檢署查出,經濟部前常務次長張鍾潛、天籟集團董事長孫鐵漢為首的台苯前後任經營團隊,涉嫌以假交易、高價買進天籟大飯店、收回扣等手法,10年來掏空台苯逾10億元資產,昨動員8位檢察官大舉搜索台苯等30處所,並以被告身分約談張、孫等41人漏夜偵辦。
孫鐵漢高價買天籟,且另涉收回扣被送辦。
據了解,張、孫等人多否認掏空犯行,但調查局台北市調處認為張、孫及台苯前任董事長劉正元等15人犯嫌重大,昨晚依《證交法》背信、財報不實等罪移送北檢複訊,若罪名成立,可處7年以上重刑。
台苯發言人昨未接手機,員工則表示,張鍾潛離開後與公司無聯絡,不清楚其動向。
金管會盯上查帳
台苯於1997年間,由曾任經濟部常次、台電董事長的張鍾潛接掌董座長達13年,2010年才由股市聞人孫鐵漢入主,孫鐵漢曾任大魯閣、大公證券股東,被稱為「大公孫」。
檢調查出,2010年初,市場傳出寶來證券白文仁、億光電子葉寅夫、幸福人壽等有意入主台苯,孫鐵漢搶先入主台苯,取得經營權後換掉張鍾潛,安置親信劉正元接任董事長。但金管會查帳發現財報不實,移送檢調偵辦。
假交易虧3.5億
檢調勾稽帳證,發現台苯資產涉被兩個經營團隊大幅掏空,其中張鍾潛時代,張涉在海外設立公司FIRST GIANT,和台苯子公司致恩科技假交易,造成致恩虧損3.5億且未在財報揭露;此外台苯子公司榮福、美都也以高價4千餘萬購買新竹廉價農地。
而當孫鐵漢入主後,不但涉嫌主導台苯及子公司台臘砸5億4700萬元,以每股27.7元高價,買下每股淨值僅9.8元的天籟大飯店(即天籟溫泉會館)1萬7900多張股票。
檢調搜索30地點
孫涉主導取得天籟股權的65.78%,還高價收購景碩等天籟集團旗下營運不良公司,並涉從中收取一成回扣,且其中疑有兩千多萬元流入孫男口袋。
檢調懷疑其中涉及掏空、利益輸送、財報不實,昨指揮台北市調查處、檢事官搜索30地點,並約談張鍾潛、孫鐡漢、劉正元、天籟集團大股東 「期貨天王」張松允、榮福董事長王廣德(胞兄為台北市調處前處長王廣生)等到案說明
gates1217 wrote:
現在的散戶投資人特別愛吃這一套,因為那種世界級的投資傳奇感覺起來總是離自己太遙遠,而這些素人專家、投資達人、平民股神都讓人有種親切感,讓人覺得「平凡人也能致富」、讓人覺得「我應該也可以」。而主流媒體更是最好的宣傳媒介,像「22K小資女三年前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現在已經累積百萬身價又買了房子」這類的故事,媒體基本上並沒有騙你,它只是中間漏寫了一句「後來她認識了一個乾爹」。還有「他18歲開始玩股票,現在的身價高達八千萬」的故事也沒有騙你,它也只是中間漏寫了一句「後來他繼承了一筆一億元的遺產」。
《金融大騙局》一書中,不斷強調的主要觀念之一就是:「相信自己親身所體驗的事實,而不是一味的輕信任何人的任何說法」。
「相信自己親身所體驗的事實,而不是一味的輕信任何人的任何說法」....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謝謝大大分享,有機會會去翻翻這本書,謝謝!
看看他在講啥,老實說跟一般上電視的投資理財專家講的也沒兩樣
甚至他的表達能力是不足的(不代表實力不夠).
老實說他的數理觀念真的很好,也是我們這班唯一考上國立大學的
可是如果真的在股市賺了這麼多錢,有何理由要告訴大眾甚至上電視分享
如果真的是為了幫大家在股市理財方面有所成長,那為啥他開班授課要錢6小時/4800/1人
所以聽聽就好.這些所謂股市素人領通告費只是增加曝光讓大家知道我也可以教你玩股票
可是前提是你要繳錢來參加我的課程....但是賺不賺錢是運氣
一班假設收30人,6小時內他可以賺進144000元,扣掉場地費點心費...少說也有10萬進帳
請問散戶買賣股票一天要賺10萬談何容易..賠還比較快勒..慎思慎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