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MaTt wrote:
房子:70%定存:5...(恕刪)


請教 藝術品 (畫) 這部分是回售給畫廊?還是可以賣給誰呢?
sexbbq wrote:
請教 藝術品 (畫) 這部分是回售給畫廊?還是可以賣給誰呢?...(恕刪)


因為一個認識10多年的朋友在畫廊上班

所以都是交給她處理(跟她一起合資買)

一般都是她的客戶或參加展覽的時候

有聊到我們買的畫家,又剛好客人想收藏的話

就直接賣啦,再以每年春拍或秋拍的相對行情出手

到目前為止最多放一年左右,最少賺25%(我們都是買熱門的畫家)

像今年過年前買草間彌生畫的最小號南瓜約23萬,5月賣就35萬(剛好那陣子草間彌生在漲)

個人覺得既不用擔心貶值(除非戰爭,但戰爭的話大多數的投資應該都會狂貶值吧)

最多沒什麼賺,個人覺得這是相當保險的投資

只是要找到合適價位的作品跟有潛力的畫就要看運氣了
(我是不懂藝術,全靠老朋友)


再一個她舉例的經驗

去年幫一個客戶找草間彌生的南瓜,日本畫廊開價75萬美金

她客戶還想再談價格,開73萬美金,卻在談的過程中被韓國客人以71萬美金(現金)直接殺去畫廊搶走

今年那個韓國客人要賣(開價85萬美金),我朋友的客戶直接說稍微砍看看,如果對方堅持85萬直接買也可以

有錢人的世界....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藝術品.....真的比其他投資好賺太多了

感謝大家的指教

關於股票的操作
其實兩年前就一直是約160W-170W在操作
但老實說也不算什麼操作
不過就是領領股息

中鋼套了28元,最近又攤平24.9元,於是均價約落在26.95元,佔股票30%
該死的台汽電住套房23元,不過這支股利發的算是大方,佔股票30%。
剩下,佔股票30%。才是有來來回回的賺差價,最近入了台塑化74.3。

還有一支讓我想哭的華映,佔約10%
這兩年雲霄飛車還好只入了1.52,這支我還真的是放棄牠了
好幾次攻上2元的時候我都沒賣,
自2013.9起到現在都是轉虧為盈狀態,一直持續下去應該3元指日可待啊~~~ (幻想中)


從2012.4月開始以玩股票
到2014.6現在已實現績效14.5%
未實現損益約-1.4%

也就是說股票金額其實我都不變
增加的是現金存款+基金

關於部分人可能認為我現金過多
其實小弟現在仍未結婚
每年定存一年(逐年視資產增減)
是設定給未來的結婚基金

另外還有兩口儲蓄險沒寫進來
分別是(2020年)和(2016年)到期

比例重劃

活期存款7.73%
定存13.81%
股票53.93%
富蘭克林成長基金3.49%
三商20年儲蓄險7.89%
國泰6年儲蓄險13.15%
這樣應該是接近3桶金了

關於債券市場,不熟的東西根本不敢進啊@@
最近來研究一下這東西看看...

股海神經 wrote:
重點不在財務分配,等你資產又多了一個零再來談分配還來得及。
+1 生吃都不夠了,還曬乾?

35歲了是有點晚,不過有開始總比沒有好。
我的建議是100%股票,不要走操作路線,走價值投資路線。
花時間研究會計、研究財報、研究產業、研究公司經營等等,這些知識累積起來一輩子有用,以後等你5桶金、10桶金的時候,還能繼續用,對你就業或甚至創業投資都有幫助。

價值投資選股後就放著,每個月花點時間關注他就好,其他時間專注本業提升收入,閒暇之餘還是繼續我上面講的那些功課,在資產累積不到5百萬之前,不要花錢去買享樂用的負資產,最典型的享樂負資產就是車子,因為讓你每個月支出增多,而且又降低資產累積的速度。其實,我原本要說的是資產不到1千萬前不要購買享樂負資產,包括房子,不過怕你可能無法接受。

ejan1969 wrote:
+1 生吃都不夠了,...(恕刪)


目前沒車,也不打算買車,
市區開公司車,旅行搭大眾交通工具or租車,未來有小朋友的時候才會考慮買。

目前沒房,我算幸運,家裡夠大就跟母親2人住,
目前無房租負擔,未來結婚預計10年還是住家裡。

1000萬啊.... 感覺好遙遠= ="
你可以去google一下"綠角",仔細把他的資產配置系列文章看完,相信你可以收穫不少。

我比你虛長個幾歲,下面是我目前的財富分配

不動產*2,扣除房貸後淨值約有1350萬
美股約120萬
台股約10萬
現金約40萬

我的投資觀念是,布局區域型股票,定期定額買進,原則上是長期持有。

ejan1969 wrote:
我的建議是100%股票,不要走操作路線,走價值投資路線。
花時間研究會計、研究財報、研究產業、研究公司經營等等,這些知識累積起來一輩子有用,以後等你5桶金、10桶金的時候,還能繼續用,對你就業或甚至創業投資都有幫助。
價值投資選股後就放著,每個月花點時間關注他就好,其他時間專注本業提升收入,閒暇之餘還是繼續我上面講的那些功課,在資產累積不到5百萬之前,不要花錢去買享樂用的負資產


很積極的觀點,
對於願意自己認真研究,努力負責有冒險精神的人來說,
是超棒的建議.
這是花錢買不到的金玉良言,

老實說,
有幾個帳號,
我有看到必點,
很值得花時間學習,
1969兄是其一,
開板大可以用心想一下這個內容,
或是追朔1969兄之前的理財思考.

其實花時間研究會計、研究財報、研究產業、研究公司經營等等,
不要走操作路線,走價值投資路線,
是很辛苦的,
尤其是一開始,
但是確實是以後等你5桶金、10桶金的時候,還能繼續用,對你就業或甚至創業投資都有幫助。

但是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投資管理當成事業努力,
比重要低一些.

自己的事業,
即使工作做完,
半夜拼命研究也是值得的,
這是15年前我自己立下的要求,
8年前,
我才買了第一台車,
7萬,哈哈,現在還是家中好開的買菜車,

懂得問人是成功第一步,
努力實踐是更難,
知識就是力量,
2桶金可以打天下了,
加油.
關於債券

請教這是要購買債券型基金的意思嗎??
看最近電視廣告有看到 高收益債券型基金

這樣的話我把 富蘭克林成長基金(買還沒到滿一年)贖回
換成 債券基金 就好了嗎?

EricChen0710 wrote:
第一桶金就是你的存款...(恕刪)



謝謝您對”第一桶金”的解釋, Eric.

哇, 35歲攢到第二桶金在您看來只是勉強及格而已, 您的標準還真高. 我這麼算著: 35歲以工作為主要收入的一般大眾, 大約工作10年吧, 這十年內要累積到二百萬, 大概是要存下來$14,750/mo. 以年度8%複利回報, 3%通漲來計算. 對一個月收入$20k 事業才開始的年輕人確實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堅持了. 再不說毎年8%連續10年畢竟不是太容易的事. 我還不敢跟我的客戶下這樣的承諾呢.

結論是, 你贏!
soulcomtw wrote:
小弟74年次

這是我目前的資產分配
基金200萬(月配息1萬)
現金活存流動資金25萬(薪資調配餘)
定存100萬
澳幣儲蓄險30萬/年(6年期)
郵局儲蓄險16萬/年(6年期)
郵局儲蓄險8萬/年(6年期)
給版大做個參考


挖~~ 不錯呢! 哪支基金可以參考一下嗎? 6%現金殖利率
其實老實說我買的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美元(1年領)
只看見好像有獲利成長,紙上富貴,但其實很無感(因為沒有月領息)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