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eman wrote:
從另一棟樓獨立出...(恕刪)
"上述持股的線型則反而是有短底跡象,有機會即將築底完成。"
=>
誤以為你 只用技術面操作,
個人認為小型股籌碼面影響居多,
你說基本面也沒錯,但基本面流出來時,大多已經大漲很多了。
買進點容易,
賣出點難評估,
很難只賣到最高點啦,
建議採移點停損或配合MA操作,才不會抱上又抱下。
但如果你不在乎抱上抱下,就沒差了。
大立光一向財報很好,
但一般人資金部位 沒法投資這樣的票,看看就好,
這種高價股外資大多已經好程式停損,一直上可以繼續賺,
跌下來開溜很快,
一般散戶沒這能力。
佔九成以上已買股資金(已買股資金又只佔現金不到3成)的其中一檔小型股,
押9成這種做法,
不知該說什麼,台灣股票上千檔,
適度分散5-10檔,
不過每個人投資習性 策略不同,也許你的獲利的確會倍增 看對的話
"可在大盤走空時期持股減碼,當有大回檔就有資金可以低接,而不用再投入新資金增加風險。在大環境不景氣時,不需要出清賣掉手上業績仍然在持續暢旺的生意,如果能確認它的業績確實在持續暢旺的過程。"
另提醒一點,
除非對公司很熟,能得知獲利成長消息,
不然 這種股票 大多是翻臉翻得很快,
股價早領先基本面,
走空減碼,視走空程度,如果會回檔50%以上,還不如反手空單;確認回升之後再佈局,
這對一般人來說 可能嗎?
你可能認為這只是短線回檔,
中短線股價只有神能知道吧,
我個人認為 隨時都要有股市崩跌的退場或進場策略,
再來就是人性的考驗
如果你的標的 真的如你所說 獲利 成長 都很好,
反正跌下來 應該加碼吧?
重點是你的策略,股價漲跌不是我們能得知的
另外小型股的財報,一般散戶能否真的看出端倪,需要高深程度,
通常股價事先反映完基本面,
利多不漲,你可解讀沒被關注到,同時也要想想為何利多不漲?是不是有看不到的利空?
"確定營收和獲利會長期成長這點才是最難的,畢竟根據統計,中小企業存活率並不高,但若是成立,有太多股票幫你證明此點(合理年限內最終解套獲利),包括大股本的台積電,2330今年讓歷年買進並持有的股東都沒虧到本金。"
=>基本上同意,
但一般人要從財報上得知,股價早已領漲許多,
有的人看籌碼追價,有的人技術面追價,得知後再追價有點危時已晚,
我個人不喜這樣,
而且即使是台積電半導體產業,也是會有減緩的時候,
100多的台積電會一直上看200?已連5年成長的台積電,個人持抱留態度
100多的台積電 絕對不會是低點,
而且外資本身已有6-7成,少量幾萬張就能提升自己獲利 何樂不為?
當然若看好 可能小量試單,
產業龍頭 建議都是買在 衰退末端 外資賣超停止時,小幅買超,
知易行難
ps1 各個產業 PE由市場決定,跟電信股比並不適如,殖利率也是,
同時得注意是 你說的否能持續獲利才是重點,不然賺了股息 更多是賠了價差
PS: 我常在想,2412那棟樓的人,很多都練成了逆勢入市,那為什麼不把這種精神用到有前景的小型股呢?
=>
這原因很多,
1. 財報真實性,主要是獲利,電信業中短期 還是穩穩賺
2. 小型股有飆股沒錯,更多是落難股。
PS2: 空倉等待對大型股、景氣循環股會適用,但對於一路成長股,有時候就是找不到進入點,你可能會錯失它一路成長的機會。像我現在一年多了,前面提到的去年年中就賣掉的屬於景氣循環的汽車零組件股都還沒崩回來(如果不還原除權息,最近終於快到了),我已經中年了,人生不允許漫長等待還不知道是否等得到(想像200賣掉大立光的人要等多久?),真的等到了是否還可以買(短中期內還會回復成長嗎?如hTC)還是個相當大的問題。
=>
這種股真的要玩 小量試單吧,一路成長 也有可能一路衰退,
要不你心臟夠大,
賺自己賺得到的就好,
你也知道股市裡8成賠錢,已經贏了8成的人了
沒什麼好不知足的,
HTC smartphone產業 要回到1千塊已上 幾乎不可能了,手機競爭這麼幾烈。
股價評估可能 (殖利率 PE EPS)來決定,
你當然可以由獲利提升->EPS增加,或看好度PE ,股價買盤上升,
我個人自知本事有限,要從PE eps得知真的難,真的手癢 小量試單,設好停損點。
寧願選擇獲利可以穩定,不大要求高成長,每年5-10%,買在股價低檔 殖利率6%以上,PE 10以下
運氣好 也會有額外報酬,殖利率3%以下 視情況調整
的確 這中間更多是等待
pineman wrote:
從另一棟樓獨立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