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rralswhite wrote:如果第一季的營收是由應收帳款來撐起來的,沒有實際的現金流進來這樣的EPS你敢信嗎?? 以前幫家人搜集資料時吃過這種公司的虧跌了跤 就知道後悔了不管這件利多消息 最後會是真的還假的不要碰這類標的 才不會冒風險不二過 就不枉費跌跤了
tierralswhite wrote:要搞清楚是真營收還...(恕刪) 大大說的真是一針見血,有些疑惑想問一下什麼是假營收?不是實際有入帳才能算在當月營收嘛?未收帳款看哪個月入帳就算那個月的營收,是這樣嗎??
我愛披薩 wrote:大大說的真是一針見...(恕刪) 簡單說 我今天(104.6.16)賣出一個皮包給甲公司,算是我這個月(104.6)的營收但是甲公司可能三個月後(104.9.16)才能去收錢,然後開出三個月的支票問題來了 甲公司可能退貨 所以104.6的營收可能是虛的至於 甲公司萬一是她虛設的公司 像博達一樣 那問題就嚴重了(因為甲公司可能設立在開曼群島 查帳不容易)如果有競爭力的公司,例如統一、台塑 她可能規定一個月就要收到票或現金這樣的公司她的應收帳款就會很少(跟每個月的營收比較起來)比方說 我每個月賣100個皮包100萬 如果應收帳款是300萬就可以表示這家公司是三個月收款但是有競爭力的公司她的應付帳款 剛好相反 可能很高她做生意大牌 可以要求上游廠商四個月再來收錢 等她貨品賣完了,錢已經入帳了,她才付錢給廠商所以另一方面 短期負債高要看看是否應負帳款高的關係以上是不負責的分析 我不是本科系的最正確的要請"賺大錢養家養老婆"這位專家來分析
2049的業內消息~聽說他的滾珠螺桿為了避開日本專利有自己的專利在。但是最近使用此滾珠螺桿的客戶發生很多問題,損失比用日貨還大,所以很多客戶轉單日廠!不曉得這是不是亮燈的主因,但是今天這根跌停已經讓整個線型往空頭走勢發展!持有的人請小心~以上僅供參考,不具任何投資建議。
跟這則新聞有關嗎 今天早上看到的時報-台北電】外資連續賣超台股,昨日賣超襲向自動化相關類股,上銀 (2049) 等六檔遭到外資賣超90~1,119張,上銀股價被打到跌停。法人表示,工具機產業受到日圓貶值影響,和日本同業競爭加劇,加上工業電腦族群本益比高,成為賣超標的。 市場預期美國即將升息,資金持續從新興市場流出,外資也持續賣超台股,昨日賣超73.81億元,使得台股下跌0.5%,指數收在9212.78點。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說,上銀昨日股價跌破四月低價區,引發停損賣壓,是昨天跌停的主要原因,F-亞德在前天除息後也跌破去年10月的低點,加上上銀、F-亞德、研華外資持股比重都很高,外資在調節的時候股價容易受到影響。 蔡明彥說,研華的股價是外資推升上去的,研華董事長在股東會時也提到,研華業績成長的幅度可能無法達到去年的水準,外資在五月底以來也連日賣超研華。至於上銀與F-亞德,在日圓大幅貶值下,在新興國家的銷售受也受到日本對手的強大競爭。 康和證券策略研究員姚君達說,上銀與F-亞德在中國比重很高,然而根據HSBC的統計,中國今年PMI已經連續三個月在50以下,造成需求疲弱。F-亞德在中國的營收占比有90%,公司原本預期今年第二季業績會比第一季成長40%,然而,因為需求不振,客戶遞延拉貨,第二季預計只會比第一季成長30%或更低。 姚君達說,日圓近期處於新低,上銀在世界各地都會面對日本廠商的競爭,加上上銀來自歐洲市場的營收占比有20%,歐元在歐洲實施QE之後持續貶值,上銀持有的歐元部位產生匯損。上銀第一季每股獲利1.97元,不如預期,有一部份也是因為歐元貶值造成。 至於工業電腦族群,姚君達說,近期外資賣超的原因應該是本益比已經處於高檔,舉研華為例,昨日在股價下跌之後本益比仍然有大約23倍。不過,工業電腦的發展符合長期趨勢,相關廠商業績與獲利都有穩定的成長,七月機器人與自動化展的時候股價可能又會往上,因此在最近股價拉回的時候可以考慮佈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高碩圻╱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