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l00055 wrote:但是還是過房子最方便,不過你還是去問代書吧 用房子贈與的話會有一個風險,就是之後如果要變賣的話,所得稅會扣很重,因為當初是無償取得,所以"賣價全額都算交易所得",也就是說,如果之後這房子賣2000萬,那就是2000萬全部計入交易所得。如果所得稅率算40%的話,差不多要繳800萬的所得稅。所以除非這房子之後沒有要賣,不然的話不太建議用房子來作贈與。因為贈與稅10%,但是之後如果要賣房子的話隨便就會讓所得稅率超過10%。省了小小的贈與稅但是後面卻要花更大一筆的所得稅。不划算呀。
贈與稅是以贈與人(給錢的人)為約束對象,一個贈與人,一年只能免稅贈與220萬,超過部分,扣10%贈與稅。所以如果是你『大兒子』來說,『你』一年可以給他220萬。如果給了『大兒子』220萬了,就不能免稅給其他人了,不管是你爸爸媽媽、或者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其他的兒子女兒姪子馬子等。不管你給了多少人,『你』一年最多就只能給出220萬是不用課稅的。除了你的『配偶』,夫妻相互財產共有,所以你給你老婆一億,也不用課稅。這是唯一例外。給你父母的話,如果是『撫養』,就不用課稅,但如果是『贈與』,請併入總額一起看,超過一年220萬部分,需要自己去申報扣稅。這是對『贈與人』也就是給錢的那個人來說。----對『受贈人』,也就是拿到錢的,沒有任何限制,如果有一萬個人一年要贈與給這個人1萬塊,也不用繳任何稅。所以如果是你的『大兒子』,爸爸給220萬、媽媽給220萬、阿公阿媽阿姨叔叔伯伯嬸嬸姑姑奶奶,每個都給220萬,當然都可以。甚至要給300萬也可以,不過國稅局會去向『給錢的人』要超出220萬免稅額之外10%當作贈與稅。收錢的這個『大兒子』,不需要去管。有錢就收就對了。其他子女也一樣,他們收多少都無所謂。贈與稅只跟『給錢的人』有關。一個人,一年最多送出去220萬是不用課稅的,超過220萬後,要繳多出來的部分的10%當作贈與稅。----至於用房地產當贈與,以前好用,現在不好用,因為現在三等親以內用交易模式當贈與,國稅局會去查稅基,不會再是以前用公告現值去算,而會用實價登錄去算。不過不是絕對,這是抽查的。如果是既有房地產,也就是買來超過10年、甚至更久,那可以這樣弄,用公告現值去分割贈與。很划算。但如果是現在拿現金去買房子來贈與,就不建議了,被抽到,罰很重。
tdbigman wrote:贈與稅是以贈與人(...(恕刪) 的確是,房子反而更加危險,誰知道將來小孩要不要那間房子...還是以現金比較簡單另請問一下小朋友帳戶裡面的幾千萬拿去買股票基金等等的獲利及配息會有甚麼問題嗎?還是一切只是合法所得要繳稅而已?
贈與房子,只是比較麻煩,要去抓每年的免稅額,分段切割贈與。實際上,贈與房子跟贈與現金,意義都是一樣的。至於代操基金,18歲之前,你可以代操,問題不大。股票有交易稅,交易當下就扣了,不用太操心,跑不掉。股票會有一個股息、股利比較麻煩,會扣所得稅、還會扣健保補充費,其實也還好,現在申報所得稅,都會幫你算好。存銀行的話,每年利息有一個額度,好像27萬,不超過這個數字,就不用繳稅。也一樣有補充健保費,通常建議拆單一百萬一張,每個月入息,這樣一百萬一年利息大概1萬5,每個月1千多塊利息,扣不到健保補充費。至於海外基金,每年要『獲利』600萬以上,才需要繳稅,應該不太可能有那麼大的利潤。此外,小朋友成年前,應該由你撫養申報所得稅。如果真的錢多多,建議去找個財稅方面的會計師幫你規劃一下,很多稅法上的『漏洞』,是值得去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