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淺見,提出互相交流學習

1.大大預設時點投入金額的不小,那是否有預留加碼資金?

2.選股應該是選股票的未來性,公司有未來有賺才會多配息,且一併賺到資本利得,

舉個例子來說,101中鋼的配息、股價,與今年相對照,在當時沒看未來,現在只有慘不忍睹。
您提的問題非常有深度,而且命中要處!!

最大的風險就是兩個

1.大環境整體不好(用期貨避險)

2.個股表現不好(砍掉換別的)





Q.大大預設時點投入金額的不小,那是否有預留加碼資金?

A:如果已經買到480萬,還會剩下200萬左右的資金作最後加碼,兩口小台也會變成一口大台,系統性而非個股的風險,就用期貨避險!!




Q.選股應該是選股票的未來性,公司有未來有賺才會多配息,且一併賺到資本利得,
舉個例子來說,101中鋼的配息、股價,與今年相對照,在當時沒看未來,現在只有慘不忍睹。

A:我在去年底時本來看好大成,請參考上一篇文章解取下來的片段

"3/27 因為大成前三季公布財報為2.01 第四季加總竟然只有1.7(營收沒少 獲利卻由虧轉盈,原本預估2.61)

配息從原本預估1元現金+0.6元股票 只剩下配1元現金..

當初買26.5..以1元現金來計算 殖利率只有3.8%(不符合我們定存股的標準)

在還沒看到他投資價值浮現之前 將汰除此檔股票 於是在今天以26.45出清"




我在第一時間會注意他的營收和獲利

如果它的獲利和我們當初預期的差太多時,我會砍掉!! 這是我能應付個股的部分


Hellophoto wrote:
2.選股應該是選股票的未來性,公司有未來有賺才會多配息,且一併賺到資本利得
這個是最理想的狀況,也是一般人都可以在很多書本上看到的觀念,然而,事實上,大多數人並無法從中賺到預期中的利潤,原因我個人認為,是因為股價通常是先行指標,而資訊通常會落後於股價,也就是說,我們一般散戶找到的有未來性的股票時,通常股價都已經先反應一段了,簡單講,就是本益比已經走高了,譬如一檔沒什麼未來性,但獲利平穩的,本益比10倍,而你找到的有未來性的股票,本益比卻已經13倍,也就是你要多花3成的成本去買入。

當然,這檔本益比13倍的股票,假如照預期的持續成長,只要股價漲,自然可以賺到資本利得,但是,實際情形往往不如人意,因為"持續"成長正是台灣公司的罩門,通常都是成長個1、2年後就到達高原期,有少數公司會再突破,但是大多數公司會停滯,或甚至面臨規模擴大,但獲利卻無法提高的窘境(通常是毛利率下降跟費用率上升的緣故),這時原本的高本益比就會面臨修正,這樣一來,不僅賺不到資本利得,還賠本。

價值投資者並非不想買有未來性的股票,而是他們都太貴了,而當他們變便宜時,通常又是因為沒"未來性"了,所以選來選去,最終還是一些獲利平穩,未來沒什麼可期待、但也不會變壞的公司入選。至於中鋼,我在2年前也都出清換股了,中鋼當然不會是價值型投資者所會選擇的股,因為未來並非持平,而是看跌,未來持平的股,本益比10倍,那看跌的股,本益比該幾倍?

我再舉一支,中探,這一支也是很受投資人喜歡的,過去幾年本益比多在15~20倍間,很多價值型投資者也對這支十分關注但又下不了手,包括我自己,多年持續的獲利穩定,配上高本益比,讓許多人不知不覺的接受了他的合理價格,而忽略了高本益比所帶來的風險,中碳是不錯,但是高本益比並沒有伴隨著獲利的"持續"成長,5年前年獲利19億台幣,去年也只是21億台幣,而今年獲利的衰退,讓股價面臨本益比修正的壓力。
未來性?
誠實的面對自己,您(泛稱,非指特定人)真的確定知道哪個產業,哪檔個股有未來性?

如果公司主事者都無法正確掌握的東西,我們怎麼能這麼有自信?

惟有真誠的面對自己,才能避免人云亦云,才能找到相對有用的東西/方法/價值.......。

ejan1969 wrote:
這個是最理想的狀況...(恕刪)


寫得很好

ejan1969 wrote:

這個是最理想的狀況,也是一般人都可以在很多書本上看到的觀念,然而,事實上,大多數人並無法從中賺到預期中的利潤,原因我個人認為,是因為股價通常是先行指標,而資訊通常會落後於股價,也就是說,我們一般散戶找到的有未來性的股票時,通常股價都已經先反應一段了,簡單講,就是本益比已經走高了,譬如一檔沒什麼未來性,但獲利平穩的,本益比10倍,而你找到的有未來性的股票,本益比卻已經13倍,也就是你要多花3成的成本去買入。
當然,這檔本益比13倍的股票,假如照預期的持續成長,只要股價漲,自然可以賺到資本利得,但是,實際情形往往不如人意,因為"持續"成長正是台灣公司的罩門,通常都是成長個1、2年後就到達高原期,有少數公司會再突破,但是大多數公司會停滯,或甚至面臨規模擴大,但獲利卻無法提高的窘境(通常是毛利率下降跟費用率上升的緣故),這時原本的高本益比就會面臨修正,這樣一來,不僅賺不到資本利得,還賠本。
價值投資者並非不想買有未來性的股票,而是他們都太貴了,而當他們變便宜時,通常又是因為沒"未來性"了,所以選來選去,最終還是一些獲利平穩,未來沒什麼可期待、但也不會變壞的公司入選。至於中鋼,我在2年前也都出清換股了,中鋼當然不會是價值型投資者所會選擇的股,因為未來並非持平,而是看跌,未來持平的股,本益比10倍,那看跌的股,本益比該幾倍?
我再舉一支,中探,這一支也是很受投資人喜歡的,過去幾年本益比多在15~20倍間,很多價值型投資者也對這支十分關注但又下不了手,包括我自己,多年持續的獲利穩定,配上高本益比,讓許多人不知不覺的接受了他的合理價格,而忽略了高本益比所帶來的風險,中碳是不錯,但是高本益比並沒有伴隨著獲利的"持續"成長,5年前年獲利19億台幣,去年也只是21億台幣,而今年獲利的衰退,讓股價面臨本益比修正的壓力。


這個是最理想的狀況...(恕刪)


很棒的見解~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請樓主怎麼判斷期貨要抓多少口數作避險?
見解很棒!!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追求成長股的原因 很簡單 那就是資訊落後....

資訊落後在公司派 主力手上 散戶的進場點 往往都已經是主力的出貨點了

也常常因為這樣...主力藉由成長之名來行炒作之實...大賺散戶一票

那我寧可避開這些股票 選擇獲利平穩 但是沒有主力作手得好股票 來進行投資!!

ejan1969 wrote:
價值投資者並非不想買有未來性的股票,而是他們都太貴了,而當他們變便宜時,通常又是因為沒"未來性"了,所以選來選去,最終還是一些獲利平穩,未來沒什麼可期待、但也不會變壞的公司入選。




張 小肥 wrote:
請樓主怎麼判斷期貨要抓多少口數作避險?


我有240萬的股票+2口小台

如果買到480萬會再加2口...

怎麼做決策和判斷應該是看你要達成的目標是甚麼!!

這我不知道怎麼解釋
大聯大可以參考 2008年超跌價格 11元(當年 EPS 仍有 2.42元),股價恐慌超跌至 11元 很划算的買點.
可以參考國際和國內大盤指數跌到很慘烈時或許績優股跟著恐慌超跌時買點.
大盤持續落底 小弟目前策略與版大類同 持續撿入0056+第一金同時放空1口小台+T50反 投入近100w 預計之後還要再補入台新金與合庫金 由於小弟還是新手 所以選股部分相對較保守 已將美金高收債贖回 準備慢慢換台幣買台股 希望能與版上大大們多討論切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