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人 wrote:你可以討厭張X生,但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說的話,你怎麼看?
從技術和管理面來看..5% 65億或許勉強拿出來,但5%是併不了矽品,25% 350億, 錢從哪來? 出張嘴比較快.(恕刪)
另外,矽品外資持有58.12%,日月光外資持有78.29%。就可說明一切。
台積電歷年現金增資佔股本2.78%。
日月光歷年現金增資佔股本5.53%。
矽品歷年現金增資佔股本20.40%。
但事後他的態度 是面對 不是逃避 ~連菊媽都站台肯定了 張董的處事身段 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要說張董不霸氣 怎麼領導 全球第一的封測集團
要知道 當年 amkor 可是 日月光+矽品都比不上的
還記得 amkor登報大罵日月光的廣告嗎
很顯然 amkor 怕了 ~ 他知道日月光的雄心跟實力 爬起來了
矽品 是老三 ..未來由於大陸購併的崛起 會變成第4
企業創新跟擴大 ~ 是不是一位有能力及實力的領導者所必需的呢
廢水事件 ~ 他耗資打造回水系統處理的方式 連綠營的橘媽 都肯站台 喝下回收再製水
何時該霸氣 何時該低頭謙虛
張董的處事身段 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 這樣是不是領導者所必備的呢~
所以看了一些報導評論 目前看起來 皆屬正面 屬於三贏的做法
以下舉一例
外資法人指出,
矽品精密大股東們就算沒有經歷過昨天日月光公開收購背後尋求合作的公開宣示,也對於目前全球半導體景氣多少有基本認知。
以目前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已能在廠內提供高階封裝服務,
外在方面還有美國半導體廠、三星電子(Samsung)、中國大陸封測產業上競爭現況,大股東應會把股權溢價售出,列為考慮的選項。
另外,半導體產業約在 2016 年下半年才步入下一階段回升,
加上中國政策扶植半導體封測、IC設計產業會在未來 5 年後帶來新一輪的競業生態改變,
也是讓投資人考量此次公開收購條件優渥與否的考量點。
都敢宣布了 還怕他喊假的 ~ 如果散戶要賣 他一句沒錢買 ..是日月光跟張董變笑話
股市公司上千家 ~ 敢說我比 日月光跟張董 還有錢 實力更強的
有沒有 500家? 還是200家? 100家? 20家 ? 10家?
查了一下新聞
-----------------------------
日月光是少數持有A股掛牌公司的台灣上市公司,
子公司環旭自2012年2月在上海A股上市以來,至今股價大漲超過6倍,市值高達人民幣512億元(約新台幣2,561億元)。
以日月光目前持有環旭約77.2%股權來看,潛在投資利益達1,758億元,
潛在貢獻達每股22.29元。
但對日月光來說,環旭的價值不是單單只是財報上的高獲利數字而已。由於中國股市大漲,環旭股價衝高,
去年11月在上海A股進行現金增資,籌得約新台幣103億元資金,用來建置SiP生產線並順利爭取到蘋果訂單。
而日月光也因處分環旭持股,今年4月籌得約新台幣100億元資金
---
有幾家台灣公司 可以搞那麼大
說實話 我沒辦法 創一家世界級公司 需要的膽識跟魄力 .. 可不是網路隨便LDS的人 用喊的比較快
我是局外人 但想一下也知道 這種世界級的公司 敢宣布併購 會怕別人真的拿股票來賣嗎?
它們沒有專業財務人員 外資專業評估團隊嗎 ?
今天喊一下 明天又作廢不算 ?
我猜不會
猜錯 我不是笑話 ...被笑的是他們 ... 沒錢併購 喊假的? ~想太多了啦


加百裕 股本只有 9億 董監持股 只有 10%


二者是換股 簡單說 不拿錢出來 用股票代替鈔票


日月光 股本 近 800億 董監持股 18% 根據資料顯示 張董身家約 500億
矽品 股本 300億 董監持股 5%

併購 是拿真金白銀跟大小股東買
比較之後 我覺得 二件案件不宜 同等分量看待
真的差太多了
如果最後是鬧劇一場 那笑話就大很多了

今天有報導指出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139158-%E6%97%A5%E6%9C%88%E5%85%89%E5%96%8A%E4%BD%B5-%E7%9F%BD%E5%93%81%E4%BA%94%E6%8B%9B%E6%87%89%E5%B0%8D
業界認為,
由於矽品經營團隊檯面上持股只有一成多
(PS 我個人想法~ 這要怪誰 誰造成的?),只要多數股東願意接受日月光的公開收購價碼,矽品只能接受股東的選擇,施力空間其實有限。
...
不過,矽品內部多認為日月光提出的每股收購價45元低估了矽品價值
( PS 我個人想法相當好 目前股價 33 要怪小股東? 還是經營階層 對策是? 需要多久時間 再返榮耀 壓時間之後就有誠信問題歐),
經營團隊選擇不同意的可能性偏高。業界認為,若矽品經營團隊要奮力一戰,除先由公開收購說明書上找瑕疵,技術性阻擋一段時間外,還可以有三個選項啟動反制。
某位上市公司財務長指出,矽品可仿照國際企業擊退惡意併購方式,設計「毒藥丸」機制。
所謂「毒藥丸」策略,是指公司採取使收購者失去興趣或增加收購困難度的措施,讓敵意收購者如果執意發動敵意收購,將如同吃下一顆毒藥丸般,自食惡果。
實務上最常見的毒藥丸策略是賦予股東有條件的新股認購權,在公司發生一定狀況時,如第三人取得公司一定比率之股份時,公司便可以對併購者以外之第三人發行新股。
若仍力有未逮,因多數政府較不贊成敵意併購,業界認為,矽品仍可向政府尋求協助,勸退日月光自動撤件,如同當年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與私募基金KKR擬公開收購國巨後下市,當時即因爭議過大,而被「勸退」。
雖然日月光強調,若矽品不同意時,只會擔任純投資者角色,但業界普遍認為,純投資者無益於產業整合,最終目的應該還是要整併,因此一旦上述策略均未奏效,業界認為,矽品經營團隊若實在無法接受日月光的介入,只能集體走人。
--------------
這2天 跟有矽品股票的朋友閒聊
他們一致結論
如果 矽品發動反收購 一樣的價格 45 他們都要賣給矽品
一樣的價格 賣給現有經營團隊 就是一種肯定與尊重 ~~
股票 要賣給誰 小股東有自由選擇權 他人勿干涉 ...這是基本原則
看到 報導 矽品內部多認為日月光提出的每股收購價45元低估了矽品價值
很好 如果 願意超過 45以上 反收購 ...小股東 樂見其成
最壞的情況 是 只願意 用低於45元反併購 因為沒錢 希望小股東 低賣 (應該不至於 這是很壞的方式)
這就.....感覺不對了
大家是來求財的
很基本的原則
~~ 一樣的價格 賣給現有經營團隊 就是一種肯定與尊重 ~~
三信商銀的大股東 不就是這麼有魄力 同價反併購 阻止了對手併購嗎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