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年有成為黑馬市場的本錢


arlo1011 wrote: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 理由是今年經濟可望V型復甦(最樂觀估計3%經濟成長)總統換人後勢必把拚經濟當第一要務,
以及台幣在弱勢匯率下出口有機會改善,和廢證所稅後量能回溫後平反原本低估的本益比.

目前台股在8000多點本益比才12倍,還寫下歷史新低,你要知道過去SARS那時4000多點本益比還比現在高,
去年10000點時本益比也不到15倍,如果不是量能不夠,證所稅因素,萬點不會曇花一現,
現在證所稅已經廢除,未來台股回溫到1200-1400億以上日均量是可以期待的,
動能提升下你想本益比會不會回到應有水準? 必須要說的是台股光是平反本益比,
就足以拉動10%以上的漲幅了.

8000多點高嗎? 你必須用十年前的5000點作為思維,10000點如果明年再看到呢?
你必須以台北豪宅100萬一坪做為思維,當初台北豪宅100萬一坪還不是多年天險? 最後也過了啊,
台股一直都有成為黑馬的本錢,只是過去一直被綁住,今年才把一堆枷鎖拆掉,
你認為行情比其他國家強勢不應該嗎?

現在一堆景氣循環股領先築底往上已經預告今年的景氣,還有就是無薪假回到千人以下的低位也是指標,
總歸一句今年的行情不只可以期待,而且還會不小.

10000點 ... 就出國旅行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台股的脈動趨勢,基本上是籌碼決定,基本面則決定了原始趨勢的延續力道.

今年的景氣會比去年好是無庸置疑,張忠謀甚至說出強勢復甦的話,這就代表走V型反轉機率大,
假若去看現在景氣情況,嚴格來說還談不上衰退,只能說趨緩,情況甚至比歐債那時候好太多了,
歐債那時候的情勢才真的叫嚴峻,能用的方法也不多,負利率跟寬鬆根本無法施行,
且當時歐豬國的經濟全面崩潰,就連比較穩健的英國德國也不能免於經濟衝擊,
而那時候也出現就業體系受創,也因此恢復的速度相對較慢.

現在這波由於沒有對就業與基礎消費產生重創,復甦速度相對會比較快,
既然今年景氣比去年好,那麼台股今年1月低點理應是全年最低點,
未來走逐季走高的走勢應可預期,至於為何現在分析師看法相對保守?
只能這麼說吧,每次多頭市場開始時分析師多是這麼看,假如告訴你行情會有一段走多的大行情,
那種氣氛下還可能被質疑的亂七八糟呢....


小弟本身粗淺的看法,認為股市的漲跌,是由『人氣』決定;

前幾年房市大好,股市又證交稅干擾,

導致許多大戶都把資金集結成團,一起跑去炒房,

而目前房市成交量又萎縮,大戶短期資金抽不出來,

如果我們是大戶,會怎麼處理呢?


再講散戶部分...前陣子萬點的上沖下洗,

很多散戶資金都套牢在股市,目前全球氛圍又如此悲觀,

新聞每天都在撥放台灣月出口量幾連黑、GDP下修多少...

散戶目前的心態,當然可想而知...


再講外資部分,每次買賣超都隨著美國升息、降息的消息面起舞波動,

實在是...但期貨留倉好幾萬口,不知居心為何說..


總結,其實國安基金真的不應該進場...股市一次殺到底,

這樣才會吸引新的買盤進場撿骨,

當交易量慢慢跑出來,股市才會重生阿...

arlo1011 wrote: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恕刪)


嗯,沒錯,就應該有這精神,但適可而止很重要,不然這精神會導致砸太多而得失心過大。
前面四大基金都洗頭下去再加國安,虧損都被罵死了,當然先拉起來爽爽出。

殺到5000點給你買,想的美。

雖然我也很想,可惡,說好的6500呢。
smallred433 wrote:
導致許多大戶都把資金集結成團,一起跑去炒房,
而目前房市成交量又萎縮,大戶短期資金抽不出來,
如果我們是大戶,會怎麼處理呢?orz...(恕刪)


不炒房資金也不一定要買台股啊!別忘了台灣已經發行了很多國外 ETF,也有石油跟黃金 ETF。未來國外 ETF 應該會越來越多,ETF 的成交值已經佔大盤的 10% 了!

現在台股的行情要跟全世界比,不是關起門來說我很強就行了!








今年的行情值得期待的理由還有民間消費與投資意願提高,
前幾年的不當政策與不當稅制趕走很多資金,也讓民間投資跟著下滑,
消費跟著減少,但是今年已經有資金回流的跡象,投資與消費開始增溫,
未來小英上台後,可以注意被壓抑已久的民間消費與投資會不會一下子大噴發,
甚至讓GDP被明顯拉高,有單位預測台灣今年GDP樂觀可達3%,
大概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吧












smallred433 wrote:
小弟本身粗淺的看法...(恕刪)



依照過去經驗,等到你看到比較好的消息時,中長線的好買點多半已經跑掉了,
台股今年多一個潛在性力道在於本益比的平反,過去幾年台股的本益比相較其他國家一直偏低不說,
而且是所有公司大家一起比低,即便台灣有一些相當爭氣的企業,亦不能免俗於齊頭式的低本益比,
照理來說,那些爭氣的企業-技術能力,市佔率,毛營利率皆是一流的,他們的合理本益比應該要比較高不是嗎?
假若台股目前本益比13倍,他們享有16-18倍,甚至20倍都不過分吧,可就是沒辦法反映它們應有價值,
這就好比壞學校裡的好學生,即使他很力爭上游,問題在不良的學習環境裡想要發揮100%的潛能也難上加難,
而且也會比較因為較難受到矚目而難以出頭,台股裡的績優企業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他們到別的國家掛牌,恐怕股價早就翻了幾番

不過今年台股成交值有望回溫,我看好那些比較爭氣的公司市場終會還它們一個公道,
而台股也有機會逐漸走出低本益比的悲情陰影,重新找回活力.




台股會有這麼低的本益比,是受惠於近年的和平紅利,台灣對大陸的 1000 億美元順差。

一旦和平紅利消失,加上台灣無法加入 RECP 跟 TPP,關稅可能把台灣企業的利潤侵蝕殆盡,本益比當然也會大幅提高,那時 5000 或 6000 才是台股合理位置。


你知道你在講什麼嗎? 1515151515

求仁得仁 wrote:
台股會有這麼低的本...(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