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因為股本不會自己無端變大
股本不是募來的當然就是賺來的 (財務名詞前者稱為現金增資,後者稱盈餘轉增資)
這代表兩種情況
1.能募到錢,代表有錢的資本家們認為這個市場未來會大賺
2.真賺到錢,就代表有人會對你的生意流口水
有人覬覦,市場競爭的殘酷就會出現
好比底下這張生命週期表

I.導入期市場小;產品易虧難賺,不怕死的人儘管去拿
II.成長期市場茁壯,死絕大半的殘存先驅者開始苦盡甘來
III.成熟期市場爆發,大量後進者將先驅者的優勢逐步啃食殆盡
IV.衰退期市場飽和,所有競爭者全體喪失優勢只能拚搏價格
這就是企業的宿命,能夠擺脫之人極為少數
若將之套與宏達電身上,幾乎就可以看到一個完美範例的出現
所以股本幾千萬在跑的生意,跟成長到股本幾百億的生意
利潤率自然不可能相等
因為市場是一個萬物野蠻生長,彼此競逐的世界
不想被他人啃食, 自然必須長出硬殼
哈佛商學院的麥可.波特教授在1980年代提出其著名的波特五力分析
就是將企業的防禦壁壘予以圖像化

坐擁基礎建設的天然屏障,台股投資人數多達廿八萬人
繼承交通部電信總局遺澤的中華電信
在眾多新進電信業者的搔抓下,仍是不免要犧牲利潤率予以迎戰
即使是長著硬殼的巨獸, 都不代表一定不受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