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扯 wrote:有種東西叫做來料加...(恕刪) 為何日韓不進行來料加工?toyota、sony、samsung、LG不是應該能夠接到更多的單子嗎?為何日韓是逆差,只有台灣是順差?難不成他們都是來料加工給自己,出來不出口歐美的?
台灣以前到現在的產業主要都是幫世界各國大品牌代工,並沒有甚麼具有高產值跨國性的大型消費商品品牌,所以包括在中國大陸的內銷市場,台灣幾乎都無從著墨,台灣廠商在中國大陸,除了向台灣採購原物料上游產品運動中國大陸加工後,都是直接由中國銷往其他國家,這造就了中國大陸對台灣逆差,卻對其他國家巨幅順差。實際上,因為台灣的小額併櫃貿易非常盛行,兩岸的貿易帳沒有帳面上那麼多。至於這些日韓大品牌基本上都是在中國大陸從上下游一貫化設廠生產,除少部分關鍵零組件原料須從自己母國進口外,其餘皆在自己中國廠中可以生產,生產完可以直接從中國外銷或是,目前最熱的中國內需市場。日韓產業升級比較徹底,許多基本民生用品早已不再大量生產,因為日韓兩國的內需市場不小,更多民生用品甚至是直接由這些日韓等國在中國設廠生產回銷回日韓,這也是日韓對中國貿易逆差的主因。kobd wrote:為何日韓不進行來料加工?toyota、sony、samsung、LG不是應該能夠接到更多的單子嗎?為何日韓是逆差,只有台灣是順差?難不成他們都是來料加工給自己,出來不出口歐美的?
fedora wrote:日你xx,我日....等等詞彙,說明大陸人一定程度痛恨日本人 那個字是四川湖北話,相當於閩南語的幹,北方官話的肏跟日本侵華完全沒關係正式的寫法應該是「入」早就有這個髒話了金瓶梅99回:「我入你淫婦娘」「去你這狗入的」
Alen Hsu wrote:台灣生產零件到大陸組裝多,然後出貨歐美,所以順差,日韓大陸買零件到國內生產,然後出貨歐美,所以逆差,難怪今年國黨選的這麼差 網路上真的是一堆毫無根據、信口開河的言論。事實是韓國對中國大陸享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樓主胡說八道,一堆網友跟著......
大陸對台灣免關稅產品領域有1000多項台灣對大陸免關稅產品領域有200多項美國次貸危機后大陸對台灣確實釋放了不少利益,延緩了台灣的衰退但是台灣自身經濟結構並沒有跟隨,而是築起了高牆或者說老貴族們並不希望在台灣市場有新競爭不過等中韓FTA后中韓95%以上產品互為零關稅台灣在中國大陸的出口優勢會沒有,競爭會加劇就像前面說的台灣政商界高層思維保守,不引入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最終台灣企業競爭力會下降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台灣的利益在於正確抓住中美日之間的矛盾矛盾是因,順差逆差為果,地緣關係結為因果比如韓戰時的加工出口丶六四後對台的招商引資我覺得台灣有點像銀河英雄傳說中的費沙自治領保持中美曰三駕馬車平穩行駛不翻車才能合理存在中美日關係緊張之際暫緩服貿不選邊佔才不致於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