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虧數年,財務不佳,今年百分百虧損,明年貨櫃運量依舊供過於求,雖說產業自己組了三大聯盟,但陽明參加的是最弱的聯盟....大股東是交通部,應該不至於下市.只能說買這隻心臟要大顆....如果有更好的選擇,真的不必選這隻.
航運業現在基本面爛到爆,產業前景的消息也讓人感覺這個產業似乎在彌留狀態了,一切訊息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方向~千萬不要買。但回頭看看以前,哪一個產業的谷底不是如此?2015年12月是中鋼的最低價,回去看那時候的新聞,都感覺鋼鐵業快住安寧病房了,謝金河先生還說:朋友問他中鋼可不可以留,他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因為鋼鐵業還要苦很久.....http://money-link.com.tw/RealtimeNews/NewsContent.aspx?sn=2683&pu=News_0003話才說完不到半年,中鋼漲了四成。曾經在某一棟樓看到一位大大提出過一個問句:台積電跟萬海誰比較有機會漲一倍?這個思考有點意思;鋼鐵、水泥、......這些產業的轉機是何時開始的?怎麼開始的?再看看航運,它的轉機會何時開始?怎麼開始?有人破產了,有人合併了,這看似壞消息,但可不可能是剮骨療傷,轉機的開始?現在台股低基期的產業有哪些?有什麼可能漲一倍?這些都會讓我想觀察。yu.sheng wrote:正常的增資是因為公...(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