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一直是美國在控制價格,但是現在美國解除國內石油外銷管制,停止對伊朗經濟制裁,也惹惱沙烏地阿拉伯,美國要再重新控制國際石油價格難度增加許多。現在除非石油需求大量增加,否則石油基本上就是不上不下,未來隨著電動車與燃料電池車日漸普及,石油將會越來越便宜。
我從11/18號大約在每桶44美元時進場(WTI),這幾天上沖下洗被溢價吃掉不少(大概2美元的幅度蒸發了)心裡的煎熬更是可想而知,如果是看消息面操作的人這幾天應該賠不少,甚至被多空雙巴,因為產油國各方博奕,大家都裝成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可心裡都知道如果達不成協議後果是毀滅性的,特別是沙特,我覺得他早就做好準備要單獨吃掉100萬桶以上的配額,因為他的財政已經到了快不可持續的地步,其他產油國都在想方設法佔沙特便宜,由於其他國家很多是前幾年飽受戰亂或禁運,或原本就沒這麼有錢,簡單說就是窮慣了,跟沙特這種由奢入儉的情況很不同,因此即使知道減產可以賺更多,依然想盡辦法敲沙特竹槓,就是看準沙特最後一定會讓步。現在成功達成協議,油價這二天應該就會到50美元,是否能再往上要看大環境能否配合,不利因素是12/4的義大利公投如果引發歐股恐慌,漲勢就會被遏制,如果公投過了沒事,而下週又剛好遇到美元指數的顯著回檔,則拉到前高52-53美元甚至55美元是很有機會的,所以沒事還是別亂空比較好。55美元以上我覺得即是達到也是不可持續的,一來石油庫存依然在高檔需要時間消化,二來美國頁岩油成本聽說越降越低,據說55美元以上就有利可圖,可以開始恢復生產,我認為基本面的供需讓未來一年油價難以穩定維持55美元以上,三是升息循環美元指數越來越高不利油價。目前我自己是設定52美元出場,如果義大利公投結果引發歐股恐慌也出場,再來如果12/15的前一週,升息預期達到高峰導致美元指數彪升也出場。總之出場點應會落在49-53美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