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940058 wrote:覺得封印事件不怎麼單...(恕刪) 夢到的小道消息,三星是在改機做OLED小尺寸產線所以大尺寸的量很少,現在抽大尺寸面板,三星會很難抉擇要不要吃大尺寸這個市場。要做大尺寸就是小尺寸改機往後延,或是花兩倍的錢擴充產線,外購沒人要賣的話大尺寸市場會萎縮。LG自己都賣不完了,賣給三星機會不高,轉向AUO買機會較大。怎麼看老郭這招是將軍抽車,三星幸運撐過明年改機應該會有很大的市占,如果不幸被一直被抽市占那就GG了
這不是什麼小道消息啦在今年初三星就計畫關掉LCD 7代線一半的產能改進AMOLED 6代線,這部分也的確在12月底就要關閉清空工廠,明年1Q AMOLED機台就要移入了郭董停供不是在意料內的事,三星應該也不會去跟LGD拿面板啦,畢竟兩家立場是對立的而且少掉大約10%面板來源,東補西湊的影響應該不會到10%,不過可能會稍微影響到其他品牌的面板來源就是了
這只是逼Samsung display 回去跟三星電子要 TV 面板產能,讓三星電子可以外賣的面板數量降低。這樣對其他面板廠是好事,讓 Samsung display 對三星電子依賴度提高,這樣面板廠的市場風險,大家才會拉近。這個時間也是夠好的,關了一個7代廠轉 OLED, 產能已經少,只能提高外購面板比率,外購又被加價減量,看來只能決定犧牲原本客戶還是市占率。真絕的一招。
韓國大學生薪水是台灣兩倍,物價房價都比台灣高很多...在韓國本土生產的中低階LCD面板,已不具市場競爭力.買自家的面板很貴.三星當然要外購. 三星LCD部門已經虧損好幾年了. Sony老早就撤資,三星母公司老早把LCD業務分家出去,免得拖累母公司獲利.關掉自家7代廠,轉向群創和夏普買40",這樣電視業務比較好賺. 中高階機種電視的毛利率超過 6成,三星自然不願意繼續生產毛利率只有一成的面板, 找台廠日廠買貨來組裝比較好賺. 三星電視只有25%使用自家面板,75%是台日中面板...買三星中低階電視,有可能是買到中國面板.日本人事成本更高,夏普過去低價賣給三星這個超級大客戶,根本是飲鴆止渴. 郭董查帳看了當然會生氣,寧可停線不生產,也不要繼續賠本讓三星佔便宜. 三星要貨,那價格就漲一倍,嫌貴就不要買.60"面板就只有夏普和LGD 兩家有生產,三星買不到夏普貨,也只好低頭向死對頭LG 跪求貨源.現在全球LCD產能吃緊,三星突然少了1成貨源,除非出高價找黃牛搶貨,否則很難找到替補貨源了,市占率就會流失.其他日本和大陸業者樂得接收地盤.而且是高階高毛利率的60"機種,三星高層當然會緊張.
吳金榮表示,夏普應該有做過評估,否則這招「七傷拳」打出去,恐未傷敵反傷己,將得不償失。面板界人士指出,郭台銘下這著棋,主要是夏普面板10代廠(SDP)財務狀況不佳,視赤字如寇讎(與酬同音)的郭台銘極力揪出原因,檢視財報與價格後,認為價格賣太低給三星,是影響獲利原因之一,加上對於三星的主觀愛恨情仇,而成為導火線。面板產能仍需出海口吳金榮分析,若是夏普的財務情況佳,怎會賣給鴻海?就回歸市場面來看,仍得用真正市場機制管理才是正道;而三星1年液晶電視出貨量近5000萬台,佔全球液晶電視約近1/4,以三星採購量,不但是夏普也是群創(3481)的出海口之一,在斷絕出貨給三星後,這些面板勢必要有雄厚的出海口才能去化。目前鴻海有關的品牌而言,代工的VIZIO的60~70吋產品約80~100萬台,SONY約10~20萬台,樂視是力推65~70吋為主約20~30萬台,對於60吋的期待並不高,但是夏普10代的主力為60吋產品,至於夏普約100~150萬台。這些品牌量加總起來仍不到300萬台,明年也只有300多萬台,要去化仍有困難。吳金榮說,三星雖斷貨,但其採購能力,轉單並不難,只是會排擠到2~3線廠,郭董的七傷拳根本傷不了三星。明年上半年雖仍缺貨,但未來若是市場供過於求,郭董的七傷拳未能傷敵,反彈力道反而會震傷自己。夏普每年出貨給三星的電視面板量多達400萬~500萬片,占三星總體需求僅1成,卻佔夏普總產出1千萬片的5成,此舉等同放棄5成訂單市場。真的能打垮三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