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PEG 20聯合FOLFOX治療肝癌之 關鍵性全球臨床試驗 - 台灣史上最威的新藥臨床實驗設計

跟健永生技如何? …………………………………………
山下黑狗兄 wrote:
公開資訊觀測站精華...(恕刪)

山下黑狗兄 wrote:
小弟也是最近發現北極星, 進而才有比較深入研究....

至於浩鼎喔,... 還是算了吧...

想多了解北極星, 我推薦這裡 http://mark618.pixnet.net/blog

版大不算非常專業, 文章比較容易懂, 人不錯, 而且資料齊全......(恕刪)


收下了, 感恩~

山下黑狗兄 wrote:
公開資訊觀測站精華...(恕刪)





第一期phase I還很初階,過了第三期phase III才算準備要上市!

不完全對喔!

像ADI-PEG-20全球已經有1,100例以上臨床案例, 做不做三期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喔...

基本上, 只要 FDA 同意實驗設計和達標標準, 就可以了.... 重訊裡其實寫得很清楚...


ambitiously wrote:
第一期phase I還很初階,過了第三期phase III才算準備要上市!
山下黑狗兄 wrote:
不完全對喔! 像ADI...(恕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15000228-260206

北極星藥業-KY(6550)執行長吳伯文表示,隨ADI-PEG 20與其它癌症一線用藥的聯合用藥,證實有顯著的療效下,進度最快的肺間皮癌Ⅱ/Ⅲ期臨床也陸續在台、美和歐洲啟動中,將力拚2018年申請歐美藥證。

此外今年也將啟動肝癌與胰臟癌的全球Ⅱ期臨床試驗,並同步與國際大藥廠洽談各項授權及合作開發業務。

隨著免疫療法興起,目前北極星已向美國FDA申請ADI-PEG 20與默克免疫療法Keytruda聯合用藥的臨床試驗,預計今年上半年在台灣啟動。

吳伯文是在昨日舉行的法說會中,針對ADI-PEG 20聯合用藥將躋身一線用藥和各適應症進度做了上述說明。

吳伯文表示,去年北極星完成的7個Ⅰ/ⅠB期臨床試驗,分別以單藥或聯合用藥的方式在美國及台灣收錄229位11種不同的癌末病患。另外,正在進行中的Ⅰ/Ⅱ/Ⅲ期臨床試驗也有6項,全部都採聯合用藥,目前在歐、美、台已經收錄了43名10種不同癌症的病患。

肝癌應用上,ADI-PEG 20結合中國大陸核准的肝癌一線用藥-FOLFOX,試驗結果發現病人的腫瘤反應率達26.3%,疾病控制率57.8%,目前唯一批准雷沙瓦腫瘤反應率僅有3~4%;而在臨床試驗中的免疫療法用藥腫瘤反應率約20%,ADI-PEG 20與FOLFOX的組合有可能成為未來肝癌的一線用藥。胰臟癌應用上,在一線治療的病人中,ADI-PEG 20與一線用藥合併使用後,可以將腫瘤反應率從單獨使用一線用藥時的23%提高至42.9%。

從新聞稿上來看,應該是還有二期,三期臨床試驗要進行!
您貼的新聞裡包含了好幾個臨床實驗,每一個進度都不一樣喔,要仔細看。

肺間皮癌是2/3期;
肝癌合併用藥是1期延伸至2期,169人拿藥證,剛向FDA提出申請,尚未批覆;

ADI + keytruda 沒說幾期,已經開始了;

胰臟癌則是還沒提出 final protocol
一顆藥做這麼久都還沒個主要適應症
怎麼大家還這麼期待
剩的適應症市場多大...
新藥市場募集資金
真的幾乎是肉包子打狗

k... wrote:
一顆藥做這麼久都還...(恕刪)


啊! 這位k...大大, 臉還不夠腫嗎?

喔!是了, 這次不敢在胡扯什麼 副作用/C肝/白人/...了...

我建議, 您最好做些功課再來胡言亂語, 才不會惹人恥笑而且被打腫臉...

畢竟, 投資生技新藥股還是要多做些功課才好....
錯誤資訊刪除 錯誤資訊刪除 錯誤資訊刪除
生技業真的很有潛力,未來的某一天,在這個版的每一位大大可能都用得到。

不過,這裡是投資版,投資要考慮風險報酬比,尤其要考慮自己的資金狀況,不可諱言,生技股目前是台股中的弱勢股,也沒有明顯看到向上的趨勢,幾乎就要拿到藥證的中裕,股價雖然有正向反應,但是並沒有噴出,拿到藥證之後,開始有獲利,反而要從本夢比改成檢視本益比,如果獲利無法滿足期待可能還會向下反應。

北極星藥業,小弟是沒研究啦!但是感覺風險還是蠻高的,而且好像也不是具備很高療效,而是要搭配其他藥品一起使用,因此能否獲得投資市場的青睞還要觀察。

另外,在小弟認知中比較有發展的免疫療法,不是那種類似免疫樹突細胞的療法嗎??就是從患者身上找出原本就存在的樹突細胞(或其他免疫細胞),經過培植後,在注射回病患的身體,用自己的免疫細胞殺死腫瘤,由於該樹突細胞是來自患者本身,所以不會有排斥的問題,但這種治療是各別各別的療程,不是製造出某種藥物,然後每個人都可以吃個2顆(或打2針)。當然,這只是個人初淺的認識,醫學浩瀚,相信還有很多很多的新技術。

總之,投資一定有風險,尤其是這種長期又高風險的標的,一定要多做功課,就算賠錢也能學到有用的投資經驗,祝大家投資順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