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儲蓄險?

jasz wrote:
一個月保費5萬4繳20年,總共繳108萬?...(恕刪)

寫錯了吧?一年才對吧?
20年是長了點,不過錢也不會消失,
不小心碰到理賠的話,會連保價一起還你的,
不用太緊張。
你也別自行研究了,短時間內看不太懂的,懂的也不願意教你,
懂的又願意教的又怕得罪人。
呵,大家都還要混飯吃呢。
新光人壽可以網路投保定期壽險,保費很便宜

你問業務員,他一定是推薦給你佣較高的終身壽險.跟定期壽險比傭金可以差數倍.

你上網投保定期壽險,他可能連傭金都沒得抽

不可能要求業務員多有良心,保險業務員陣亡率超過9成,他如果都賣對客戶好,但自己賺不到錢的產品,很快就會出局了.我有認識住豪宅的保險業務員,他都在賣高額的月配息保單,真的是良心XXX...



perryhs wrote:
新光人壽可以網路投...(恕刪)



恩,保險公司的遊戲規則就是讓保險業務跟消費者處在一個對立的狀態,很難雙贏,

有良知累死自己,無良榮華富貴。

我目前也在研究到底要用10年、20年期組合1年期定壽,

還是用投資型保單來做成等同於一年期定期壽險的形式來拉高保額。
(目前還在做功課中,也望有其他人能一起討論)
p620329 wrote:
寫錯了吧?一年才對吧?


感謝您的校稿糾正。

20年是長了點,不過錢也不會消失,
不小心碰到理賠的話,會連保價一起還你的,
不用太緊張。


這部分我不太認同,這概念就是拿年輕的錢去買老年的保障,而且是不是買純保障...怎會OK...
再來碰到理賠連保價一起還...我當然知道會還,你都死了還不還你是要多慘...
我看了一下保價金,竟然在第19年才超過總繳保費,我為何要給保險公司綁金流...

你也別自行研究了,短時間內看不太懂的,懂的也不願意教你,
懂的又願意教的又怕得罪人。
呵,大家都還要混飯吃呢。


其實蠻多好心人私訊我,自己這陣子買些書上網看也瞭解不少,
但實在很浪費時間...要不是被氣到實在是不會花時間做這種事,
再找到有共同想法的良知業務前,還是可能還是得自己審視。
其實這社會上不如P大所想的都這麼負面,起碼我個人就不是這樣。
資訊流通已經如此發達,也不像過去資訊閉鎖導致資訊不對稱而讓有心人從中惡性牟利,
如果大家都用這種擋人財路的想法來積非成是進而塑造負面風氣,保險這行業只會讓人更唾棄。

往後收集資料研究完後,也可再上來跟大家分享,相信也很多人遇到相同的問題。
現在人書都念的很高,但是做事情的方法卻令人搖頭
可以上網用功,樓主卻表示,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時間
沒有試過怎麼知道?我的也給你了 又沒有要收費 網路上面現在教學 寫的很生動的文章一堆,通通不用錢
與其花時間在這裡講,更應該花時間去學習

不然我直接講答案了告訴你高保額低保費的產品,樓主卻可以想去研究投資型保單 最簡單基本的定壽都沒搞懂,專業的介紹你去看這個,卻喜歡有自己想法去研究沒人介紹你買的產品,在這方面我是專業,你就去研究簡單的 研究完再考慮困難的,做事情兔度不是應該這樣嗎?

如果要研究,你在這裡發問,應該有很多人可以討論,這不是最簡單有效率的方法嗎?
不過 不包括我 我要去看股票了
保險保基本的就好了,最主要是在保障年輕及中年的時候

老年的時候無法以保險來保障,因為現在保的險,40年後,物價已經翻了超過5倍以上,保險金的價值已被通膨侵蝕光光了

不要碰投資型保單較好,那樣等於長期以1%或2%的利息借錢給壽險公司,很不划算
再講個一般人的誤解
定期壽險的傭金率不會很低,而且他可能是最高的產品
傭金率有8字頭,這是保險公司的來傭率扣掉營業稅、扣掉公司成本、扣掉公司利潤,拿到業務員的手上50 還是有的
但是為什麼沒人賣?
答案?
因為沒人買--就這麼簡單
講了半天 只有一個問題---老了死後保費會退還嗎?
我靠右邊走....
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保費太低 傭金率高也沒用 保費一年6000元 我忙好幾天 搞不好要體檢,這樣誰要做?
另外一個原因 業務員真的不懂...不過可以歸類在保費低,沒人想賣
三子父 wrote:
現在人書都念的很高...(恕刪)


個人針對問題而已,不針對個人發言,還望您別誤解。

現實的確就是多數人都不懂也不會去做保險相關的研究,
(我約了幾位保險業務出來談,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一般人不會像你這樣鑽研)
自己這陣子的鑽研也深覺很浪費時間...
很多行內的眉角行外人再怎樣看都是霧裡看花,
除非你有業內的朋友/老師指點(即便如此也要花時間),
如果每件事都要搞這麼累,
那舉凡修車、各類修繕、買賣等,不都得自己撩下去?
我想表達的是這部分。

其實我在討論的點是,專業的信任,
今天我信任你,也不是什麼大錢,就會全權交辦你去處理。
我開出我的需求,你提供你的服務/產品,
我相信你專業,相信你提供的服務/產品是符合我的需求,是沒灌水的報價,
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同樣的邏輯套到保險在現實上似乎很難實現。

再來定期壽險的部分的確是我目前需要的工具,
至於投資型保單的部分是考量到自身階段性壽險需求不同(須調整保額,當然定期也可辦到)
還有看到PTT上的這篇分享
幾個保險業務也不約而同提到這部分,所以算是個人感興趣而研究。

最後仍感謝三子父您的建議與回覆,也望您不要誤會,謝謝。


同業路過幾個問題想請問

1.收到保單了嗎?把握十天契撤期

2.先向保險公司申訴

3.依照申訴結果,不滿意直接向評議中心申請調處,諮詢->申訴->調解

有人情問題?請直接到服務據點去辦理


您的需求和業務端出來的菜完全是不同的東西。
另外,分享一下壽險商品

1.定期壽險=>1年、10-30年長年期
屬於消耗型,最適合小資族少保費換高保障,常見用1年+20年來組合(依照家庭責任期ex:照顧孩子到成年)

2.終身壽險=>繳費20年繳滿保障終身,一輩子要繳的保費濃縮在20年,自然繳費壓力不輕。
以500萬終壽為例,年繳保費1X萬,一般很少人會直接規劃這麼高額,況且沒繳滿都沒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