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出擊 wrote:
是誰說,11000很...(恕刪)
股海出擊 wrote:
是誰說,11000很...(恕刪)
你總算發了一個我認同的文章了.........



台股不易崩盤,萬一點位真的不是高點
現在的萬一跟80年代或90年代的萬一根本不同
從正統的經濟統計數字來看,答案最為清晰。
從1978年到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平均為105。這也就是說,物價每年上漲5%,37年間物價變為了原來的6倍多。現在的1萬塊,相當於1978年的1600塊,反過來說,當時的萬元戶,則相當於現在的6萬元。
光一個通澎的論點就可以支撐股價了。物價比6倍多,照理來說,台股要6萬點...@@
另外還有上市櫃公司從80年代到現在多了多少
權證,ETF各式各樣的投資工具。還有反向的工具
所以不會崩盤,因為做空可以賺錢,崩盤反而一堆人賺爽爽
剩下還有太多了秘辛了。
股海出擊 wrote:
是誰說,11000很...(恕刪)
https://m.ctee.com.tw/focus/omsc/186303
做空大賺被抓到了
這次還能如願嗎?
再賺120億!!!
股海出擊 wrote:
簡單一句話告訴大家現在的狀況,過去台灣是由於經濟快速成長所造成的萬點行情,這次卻是純粹只是本益比調升的行情本益比沒有絕對高低的合理區間,是由當時人們興奮的程度所決定,依照彼得林區說的,本益比是可以確定公司幾年可以回本的重點本益比10倍,公司能夠回本,換算72公式 72/10 年報酬7.2% 本益比20倍 年報酬3.6%20倍本益比這個報酬率,您是老闆,滿意嗎?賭上身家開公司,只有3.6%報酬.....
---------------本益比 -- 殖利率 -- 股價/淨值比
102(2013) -- 18.04 -- 3.26 --1.77
103(2014) -- 15.42 -- 3.55 -- 1.74
104(2015) -- 13.46 -- 4.6 -- 1.49
105(2016) -- 16.51 -- 4.35 -- 1.61
106(2017) -- 15.66 -- 3.95 -- 1.76
107年(1-5)月 -- 14.99 -- 4.26 -- 1.69
台股本益比合不合理,不是以老闆的角度來看吧?
是以股民的角度來看,那股民比的是什麼? 是定存利率和債券利率吧。
現在的「萬一」是因為比益調升嗎? 是股民太興奮嗎?
看上面証交所的資料,明顯不是呀,是有實質的獲利支撐的喔!
你寫文時資料要多查証一下,好嗎?
每次都不查,然後就被砲......這樣很難救得了你吔 .....
美國持續擴張時,台灣就能持續接單賺錢。
中間有三到六個月的落差。
這次聯邦利率調整和以前葛老時代不同,調得很慢,
再加上減稅,我認為實質面還有好幾季的好日子可以過。
股市或許會提前反映,但是台灣出口應該還能擴張好幾季。
所以如果股市真的往下,本益比還會再往下調。
補一下証交所的連結:
【證券市場統計概要與市場總市值、投資報酬率、本益比、殖利率一覽表】月報
股海出擊 wrote:
謝謝提供資訊,雖然...(恕刪)
來來來 換我來 我跟你講完 你要付我醫藥費,打字我手會痛要去看醫生了
股海大你是聽不懂人家在講甚麼就先不要回應,不然,以我的個性真的會火起來。
還是你喜歡閃躲,那你就直接寫:謝謝 就好了。
你看一下底下對話,你覺得有對到嗎?
股海大:
過去台灣是由於經濟快速成長所造成的萬點行情,這次卻是純粹只是本益比調升的行情本益比沒有絕對高低的合理區間,是由當時人們興奮的程度所決定。
我就是愛拍照:
現在的「萬一」是因為比益調升嗎? 是股民太興奮嗎?
看上面証交所的資料,明顯不是呀,是有實質的獲利支撐的喔!
股海大:
謝謝提供資訊,雖然我經常疑問機構提出的股市的本益比計算公式怎麼來的,不過如果是同一個機構所發表的,至少是相同基礎,所以我可以接受這樣的數字。
先不管對錯,你當個樓主,你要先搞懂對方的意思再回文。
再來 不是證交所 拍照兄大概也被你搞混了 應該是股市觀測站。該機構寫得很清楚 本益比是怎麼算出來的
最簡單講,就算不會算,新聞也常講 "今年整體上市公司獲利創新高來到....."這些話代表甚麼含意,也該有個基本的敏感度吧
我常講 小明隔壁的大嬸沒學過財務分析,連EPS也看不懂,不過每次買股票都會獲利,因為她都買有賺錢的公司,然後每年配股配息.......不會算沒關係 有賺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