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勞工進口
舉例:漁工。
有人說台灣勞動力不足,所以漁民找不到人要上船,所以找外籍或中國的。
不是說失業率高嗎?為何這些人不上船工作?
還不是給的錢少,但是為何漁民抓魚不夠給這些薪資?因為漁貨價格差。
為何?魚貨價格不好?因為有人直接不抓魚,直接到中國港口或海峽中線去買廉價魚貨回銷台灣。(走私魚貨)
如此惡性循環..
相同的事情 日本就無中國漁工的問題。
目前這種中國走私漁貨在仔魚、小卷、白鯧魚、黃花魚、牡蠣、海鱺等水產品,
有報導懷疑七成以上都是中國走私貨,平均以低於國產水產品約一成至五成的價格販賣,可把台灣養殖業者「打」慘了。
走私者幾乎都是擁有漁船的人,走私水產品大都以保麗龍箱、大塑膠筒裝著冰鮮的魚貨登台,再進入全台的魚市場拍賣。他說,領著政府漁船用油補貼,再走私中國水產品登台銷售,打擊台灣養殖業者,實在很諷刺。
有些漁貨為了保鮮還添加一些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