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間LKK wrote:基金資產已累積到400...(恕刪) 我定時定額10年。現值1080報酬率含息18% 平均年化報酬約3%。 還好沒被理專鼓動轉換。否則連皮毛都沒有。真的不如買台股特別股就好 但是我有避險避稅考量(海外所得)所以續扣不贖回。綠角説4%我相信。 小資真的買etf和特別股存錢就好。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基金....看到賺的...(恕刪) 這些基金開始投入至今應該超過2年吧。期間有幸遇到大回檔有持續投入,持有成本應該更低才是,結果… (而且這2年台幣相對於美元是貶值的)這些基金配息每每都10~18%,樓主只要8%算是比較不貪,但這個現實的例子是2年4.x%。感謝無薪大的肉身測試。
買基金要達到年化報酬8%,這標準還真高!股基起落大,不好說。我手上五年多來陸續買進的各類債基,粗估年化報酬約4%,這是今年漲了一大波才有。現在台股有各類債券ETF可選,我已轉移陣地了。過去買的債基既然有小賺,除了踢掉一些不長進的,其他繼續留著,看情況也會小買一下。
AbnormalCrow wrote:最近想要重新調配一下...(恕刪) 有打算開店的話,會想買店面。沒打算開店,還是會買店面先,然後分一部分才買股票定存之類。就平常再慢慢多存幾年資金,這幾年慢慢看有沒有划算的,有的話就也比較不用貸款太多。這樣最壞時沒出租出去也壓力沒那麼大。沒了。
月配息基金就看用那個觀點看2017年5月買了聯博 先機 安聯台幣跟外幣基金自己紀錄了3個月就開始一路買..用台幣買南幣基金到2018年9月總投入約200萬 月配約2萬今年自己改了買法 南幣貶到2.17開始買 每月配息加1/2薪資再買南幣升值到2.17就停手了..外幣就續投入到2019年9月月配4.9萬...(賣了1/2股票轉買基金)其實投資真的會賺的是穩定配息的股票..尤其是所得稅率5%基金..我追求它的月配息 以後當生活費..另一考量的是股利越多 早晚所得稅越多最終原因...我懶..想提早退休 勞退 勞保都推算好了 剩的總要有月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