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0050的指數追蹤能力為何比006208還差?

我愛Keroro wrote:
追蹤技術有差規模差異(恕刪)


實務申購應該比現金安全?
在特殊股災狀況時實務申購機制是否安全許多?需要考慮這一點嗎?
2021 全力VT
006208上市至今,並不輸啊!
sgxm3 wrote:
不是跟“台灣50指數”比,是要跟“台灣50報酬指數”比才對。含息指數才是基金改比較的對象。
查了綠角以前的文章,確實是該跟台灣50報酬指數比較才對。
但都已經這麼多年了,難道證交所還是放任投信公司都這樣亂搞?!
一直拿比較有利的50指數來當比較基準?(騙?)
寶來台灣50基金概述
不過若是拿台灣報酬指數來當比較基準的話,0050報酬應該會比較低,
那006208的追蹤能力就變成比較差了!
wangxyz wrote:
006208上市至今,並不輸啊!
這右邊的%單位太大了,當然看不出來…
有台灣50報酬指數可以比較嗎?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nijawang wrote:
查了綠角以前的文章,確實是該跟台灣50報酬指數比較才對。
但都已經這麼多年了,難道證交所還是放任投信公司都這樣亂搞?!
一直拿比較有利的50指數來當比較基準?(騙?)

我們先假設,只是假設。ETF能完完全全的追蹤,那麼:
ETF不配息,走勢就會跟報酬指數雷同。
ETF有配息,走勢就會跟0050指數雷同。
當然,假設是不存在的,畢竟,指數不需費用而ETF需要費用。

所以,若單純只是比績效,當然是該跟報酬指數比,這點沒錯。
但是,報酬指數跟0050指數之差異,就是ETF配息的來源啊!
若ETF不配息,買的人會少很多吧?
果然是證交所放任投信公司亂搞
0050、006208應該與台灣50報酬指數互相比較才對。

自己算了一下,表格如下:


另外:
1. 富邦台灣50的除息率通常比元大台灣50還要高。
2. 三個月期間(2020/9月起),富邦和元大的績效都超越了報酬指數。是因為台股11月起呈現大漲,而兩者都超前部署了嗎?
我自行抓了一下相對於11月份報表中各個比較月份的特定日期股價與指數值如下表。
(月底股價為每月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
紅色框起來的,公告與我所計算的完全相符,所以計算式應該沒錯;
但「年度至今」的值為何不同,我還不知道原因…
我的計算式(以日期表示):(11/30-1/2)/(1/2)
不知道這樣的定義有錯嗎?
 
另外,0050所公告的績效多比我直接用股價計算出來的還高!
懷疑元大是用含息的報酬績效,因為也接近50指報酬指數。
是不是因為除息的關係?
而006208就比較接近,差異0.02%〜0.43%。
感覺就算是追蹤同一個指數,但公告出來的績效卻可以各自表述!?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更新一下〜
在線上留言詢問了元大(已回)與富邦(未回)客服。
1、他們是用淨值來計算績效。
2、「年度至今」是從去年12/31至今年11/30。
 
用正確的定義來計算後,臺50指數的績效與公告的值就完全一致。
006208則是完全用淨值來計算績效。
 
但發現0050的六個月、一年,以及年度至今跟淨值的計算值差異頗大!?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還要再確認。
 
若以六個月淨值績效來看,0050比較接近台50報酬指數(-1.34%);
但比006208(-3.84%)好多了!
所以若單純以006208管理費低0.17%來看,似乎並不是絕對比較好的選擇。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nijawang wrote:
更新一下〜在線上留言(恕刪)

先佩服你的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
如果你是作報告,這研究精神是很值得讚歎的。
如果你僅僅是想賺點小錢的投資人,似乎,歪了。
直言,請恕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