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5年我看好雲端產業發展

雲端應用絕對是未來趨勢,你說富蘭克林這檔最近小回檔,應該是還不錯的加碼點
tnkk01 wrote:
5G和AR/VR一樣,
有一定的價值,
但不會普及化。
AR/VR的瓶頸在難以克服的3D暈,
5G的問題則在架設成本太高又耗電,
基地台和行動裝置都是。


你說VR會3D暈我還信
AR會3D暈? 我是在甚麼平行世界嗎?
流浪雙飛 wrote:
雲端應用絕對是未來趨勢,你說富蘭克林這檔最近小回檔,應該是還不錯的加碼點


雲端應用我是不曉得拉 但是我知道雲端空間早在10年前就是最盛行的時候 高達數千家可以使用
後來全部死光光 最後現在雲端空間也剩沒幾家還活者
有關雲端概念股。

樓主說的華美AI新科技在申購期我也有買,績效滿不錯的。但是過完年我可能會獲利了結,贖回一部份。

前陣子也買了SKYY雲端運算ETF,一開始是賠錢的,最近終於賺錢了。

台股則是買6561是方,成本300多,目前大賠中。

至於中國的雲端概念股,我看好King Soft、Kingdee、GDS這三家公司,但是我沒買個股,而是買持有這些個股的基金,譬如摩根太平洋科技、摩根東方科技。常常獲利了結贖回,過一陣子忍不住又買回來,如果一開始就抱著不要贖回,現在就賺更多。

浮萍似雲 wrote:
除了股票外 也會持續定期定額投入相關的ETF及基金
目前持有的像是富蘭克林ai新科技 前陣子也是噴了快20%
這檔雖然產業比較分散 不過也有包含雲端類股 近期打算看時機再加碼
不曉得各位對雲端產業看法如何
是否還有其他推薦的標的?
雲端服務可以幫新公司快速擴張
很多新服務都走線上
這是趨勢
只有那個G開頭的什麼都不懂只會唱雖而已
已經黑掉了
聽久會變笨

傳統銀行看到這些新線上銀行開戶量爆衝嚇得要死好嗎
是靠一些法規像是資料不能存在海外data centre之類的限制在阻擋
趁能擋多久就擋多久
另外強迫自己轉型上雲端服務
實體銀行分行一間一間的關掉
在疫情之後消費轉移線上爆炸性成長
沒有雲端高速低成本擴張的能力
一下就被幹掉了
樓主說那檔除了雲端外,AI、自駕車、ARVR都有顧到,買一檔幾乎是包全部了
看好未來是雲端世界,有包到的基金或標的都會考慮長線佈局
我有買VR頭盔, 買來後用的時間屈指可數, 我發現的問題是

1. 畫面糊, 顆粒粗, 因為VR是用放大鏡片把兩個高解析的"小"螢幕放大製造環場沉浸感. 造成畫面模糊. 跟你直接看LCD螢幕的清析度差很大. 很像在看古早的CRT螢幕.

2. 暈眩, 這個不用講, 硬傷!

3. VR頭盔戴緊也不是, 戴鬆也不是, 戴鬆容易一直往下掉, 要一直往上推, 戴緊的話沒多久眼睛周圍就被壓的不舒服. VR適合躺著用, 這樣這個鬆緊問題比較小, 但是戴久又很熱, 也戴不久啦!

其他我不知道! 但我覺得VR在消費性領域是死胡同, 應該是在其他專業領域可能有一些機會!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買基金。所有的基金差不多都有對映的etf。而且etf透明化買什麼一目了然。
流浪雙飛 wrote:
雲端應用絕對是未來趨...(恕刪)

似乎到了平行時空!標題不是2005年出現?怎麼寫了2021?
Apple,Google這些年因此都膨脹了多大的倍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