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的世界前3大電池芯廠(併購案完成)

能元之前要賺錢就不會被併了

國際中橡併購也是着眼產業鏈關係

電池芯要關鍵石墨稀就是碳,封裝要橡塑

有單才會擴廠,有興趣去看經濟部的電動車產業鏈


sunnyup wrote:
有單才會擴廠

有道理

0601 外資在27.3以上出了萬張後
到目前也沒看到有回補的跡象
倒是融資比較捧場
mach.jan wrote:
有道理0601 外資(恕刪)


更有道理的是



中橡為什麼要開發能源這塊?

因為產品/產製循環中下游一起吃了

所有的車都要輪胎,碳黑這其一關鍵產品

圖告訴你生產過程的蒸氣可用來發電,剛好做儲能

中國布局鋰電池不惜免去剛果的借貸負債,為了鈷這個關鍵元素

但鋰電池的必需元素是鋰,卻得罪了澳洲,鋰三元電池中之前鈷是決定性能

但現在最新的811電池,鈷的佔比只要1就可以了,能元做的就是這塊,說到這該知道趕快
sunnyup wrote:
現在最新的811電池,鈷的佔比只要1就可以了,能元做的就是這塊

實驗室的品質還是可量產的品質?
2018能元轉虧為盈
單都下了,你認為?

目前電動車除了特斯拉

跟中國一堆車廠外就蘋果跟

豐田以及歐洲的XX集團ID1/2/3/4系列

目前就是這集團下單合作,之前圖也已經透露了
由台泥宣布完成併購電池廠

由之前的世界前三,變第4,也算具有一定規模。能元也是台灣最大電池製造廠,並積極搶攻充電樁布建設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