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成花 wrote:下次選舉就不一定了,817...(恕刪) 政黨輪替一下似乎比較好,中學課本有教:「政務官應該要為自己的決策負責任,如果政策錯誤,需道歉或辭職下台。」但目前看起來不少人戀棧權位,決策錯誤了,不吭聲或一句我負責,然後就沒了.......
教育部回應了......套一句最近常聽到的:不要只在冷氣房裡做決策。蔡明介憂高中數理 教育部:新課綱時數不會不夠2021-07-24 13:07 中央社 / 台北24日電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近日投書媒體,認為本土科技出現人才荒,擔憂高中基礎數理教育和大學入學政策。教育部說明,新課綱高中數理時數不會不夠,還可藉由多元彈性課程深度學習。蔡明介撰文向媒體投書,擔心科技人才荒,主張在高中教育階段就要扎好根,奠定數理教育基礎,並希望大學入學考試政策要能有效鑑別數理優秀人才。對此,教育部表示,新課綱(108課綱,十二年國教課綱)數學科,部定必修與選修合計總學分與舊課綱相同,並未減少。高二分流為數A與數B,讓學生依照自身能力、興趣與未來升學需求選擇。自然科部定必修雖由16學分減為12學分,但加上部定加深加廣選修的32學分,和舊課綱總數44學分相同。對於有志於朝理工領域發展的學生,高中學習時數不僅不會不夠,還可透過「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強化,同時藉由「多元選修」、「彈性學習」課程,進行跨領域的深度學習。至於大學入學管道的調整,教育部強調,招生管道以個人申請入學為主,尊重大學校系自訂招生條件,並重視學習歷程,參考學生高中階段的課程表現,激勵學生適性發展,並落實高中領域學習的完整性,以利銜接大學教育。教育部表示,大學招生維持多管道、多資料參採方式,未來會持續精進命題機制,確保試題的穩定度及鑑別度。
vegesmile wrote:教育部回應了......套一句最近常聽到的:不要只在冷氣房裡做決策。 相信官,就相信政府説打疫苗後死亡都跟疫苗沒關,是本身的問題,也相信一句我負責,然後勒…下面就沒有了.
第一線老師的觀察與心聲......自由廣場》蔡明介的憂心 我有同感2021/07/24 05:30高中物理教育 名存實亡◎ 邱博文身為第一線高中物理補習班老師,我想呼應一下蔡明介董事長昨天投書中所表達的憂慮。這二十年來的教改,整體來說,我覺得是失敗的。課程簡化、制度複雜,學生的數理程度直線下降。新實施的一○八課綱會更嚴重,建中高二的醫藥學群已經不排物理課了,不是物理教育失敗,而是高二高三根本沒有物理教育。原因很簡單,因為學測不考高二高三物理,未來可能只會有更多學校跟進。考試引導教學,目前學測佔約七十五%的名額,一○○%的學生都要考學測,而學測只考高一介紹性的常識:「(九十九年學測)下列哪些是愛因斯坦的重要貢獻?(應選兩項)(A)發現光的直進(B)發現光的色散現象(C)證明光是電磁波(D)提出光子說解釋了光電效應(E)提出質能互換的相關理論。」這種題目與課程何來鑑別度?如果教光電效應的推導與計算,學生只會不領情地回一句:「老師,學測又不會考!」高中物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數理教育基礎,但早已名存實亡。一○○%的學生花二.五年的時間準備學測,而所謂的指考/分科測驗,是二十五%「學測失利」的學生無奈的選擇。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讀好高二高三的課程,只能囫圇吞棗,應付考試。如何學好?民國九十一年,為了「與國際接軌」,物理新增了半導體課程,但學校老師認為自己以前沒有唸過,不知道如何教。在保守勢力的反撲下,九十五年課綱刪除一部分,九十九年課綱刪除全部半導體課程,台灣再度與國際「脫軌」。現在的升學制度極為複雜,每一個細項又是一套複雜的規則。二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教改被罵到臭頭後,教改成了禁忌話題,執政黨在野黨誰碰誰被罵,但舊的問題沒有解決,新制度問題又一堆。像文化大革命一樣,台灣的高中物理教育已形成了二十年的「斷代」,二十年前種下的「因」,蔡董事長已經看到了「果」。如果不能及時改變高中物理教育,未來的二十年,結果可能只會更嚴重。(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擔任高中物理補教老師二十六年)
babuarea wrote:不肯花錢找人才,現在(恕刪) 不少高中生直接出國念書,之後可能留在國外就業,而臺灣本地的人才將日漸減少。蔡明介表示,更需注意的是,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若無法鑑別適性學子繼續銜接高等科技教育,將導致人才錯置,甚至將本土優秀學子推到國外,根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99 學年度)高中生直接出國念書為476人,2018年(107學年度)則已增加到2000人左右)。
教育部長去年信誓旦旦講的話,今年跳了票,沒有道歉,責任體育署長擔,這樣的行為如何教育學生?如何從事教育改革?影/質詢逐字還原!教長潘文忠承諾「國手、教練全坐商務艙」2021-07-20作者: NOWnews以下為節錄....立委洪孟楷:部長,本席特別在今天、在三月的時候就提醒您,如果 7 月 24 號真的有辦奧運,還 有四個月可準備。請教育部、體育署把疫情防護計畫完整,甚至因為飛東京只要 3 小時,尤其 以往我們都說運動員人高馬大,可能坐經濟艙都比較困一點,剛好現在飛機航空業也比較苦哈哈,能不能用哪裡的經費多撥一點?讓我們的選手坐飛機坐得比較寬敞,看是一個人可以坐一 排或怎麼樣?讓大家移動很方便,好嗎?教育部長潘文忠:現在是選手、教練會坐商務艙,這個已經做好規劃。立委洪孟楷:全部的選手、教練都坐商務艙?確定?教育部長潘文忠:是。立委洪孟楷:全部代表隊選手、教練都坐商務艙?好,我肯定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