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 2008 / 06 / 18
縱使西方國家一再施壓,甚至威脅要擴大制裁,但伊朗17日仍表示將繼續鈾濃縮活動。雙方互不退讓,目前甚至傳出,以色列對攻打伊朗的主張已達成廣泛共識,並已得到美國許可。有消息指出,以色列考慮在必要情況下,即使沒有美國參與,也會軍事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傳言令中東再次戰雲密佈。
《香港文匯報》引述德國《明鏡》周刊報導,以色列工黨議員、前總理拉賓軍事顧問亞托姆表示,我們已不再相信制裁有效。如果世界想制止伊朗,就有必要採取軍事行動。
以色列前國防部長、現任運輸部長莫法茲10天前也發表過類似言論。人們認為這是強硬派人士的個人看法,是為了在接替總理奧爾默特職務的爭奪戰中得分。但事實上,以色列政府內部已就空襲伊朗核設施達成共識。
以色列各政治派別只是對空襲時機存在不同看法。鴿派認為,應允許聯合國外交努力繼續,直至伊朗接近完成製造核彈,以便說服國際社會,所有非軍事行動方案都未奏效。鷹派則認為,現在是適當時機,只有在布什卸任前才能獲美國幫助。
以色列2007年 9月,就曾轟炸敘利亞北部領空,摧毀該國東部一個可疑核設施。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離心機或布核爾核反應爐可能是下一個襲擊目標。
不過,美國在如何應對伊核問題仍存在分歧。前美國國務院官員利維里特表示,副總統錢尼仍想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但國務卿賴斯傾向採取另一種方法。曾在中情局工作多年的中東問題專家里迪爾稱,布希政府與伊朗開戰將很困難,這將導致公眾和國會強烈不滿。
為防止西方凍結資金,伊朗政府已把存在歐洲國家銀行的部分資金轉移,總數為 740億美元,其中一部分購買了黃金和股票,還有一部分轉存到亞洲國家銀行。這是伊朗為對抗西方可能採取的新制裁而推出的緊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