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就要撞牆了」 陳俊聖呼籲半導體廠重視需求反轉

以前5窮6絕7上吊
桌機 筆電銷售不佳就抖著等 尤其是DRAM廠

現在......
睡覺 尿尿要IC-感應雷達燈泡 傳感器 lot
掃地要IC --掃地機器
走路要IC--智能錶
開車要IC--智能車
元宇宙也要IC
看也要IC 手機 電視 投影設備

玩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更要IC
--無線手把 投影到電視 都是IC

重點 成本=水×電×肝....
MBUSA
還有挖礦
perryhs wrote:
跟當年DRAM一樣,(恕刪)


上一輪的 DRAM 淘汰賽,不想拿錢出來的台灣日本被淘汰,硬著脖子讓他虧的韓國取得絕對的優勢,主宰 DRAM 優勢,到今年還是鈔票印刷機。

以後的半導體淘汰賽是血淋淋的國家經濟戰爭,大家都會拼到最後一口氣。

拿不出錢或不想拿錢出來的,就等著被掃地出門。
JOB HO wrote:
PC品牌大廠宏碁(2353...(恕刪)


以政策面來說,投資蓋半導體廠 -> 增加國際競爭力 -> 帶動工廠及週邊就業機會 -> 帶動工廠週邊房價
以執行面來說,少子化加上年輕人不願進進工廠當工人 -> 推升工廠營運成本

說穿了最後只對少數人有利而已
JOB HO
這五、六年來因為中美對抗以及半導體紅利,真的讓台灣吃肉了,但是隨著各國產業鏈的建立,日後可能連湯都沒得喝,而政府對於其他產業的長遠規劃都沒有看見,令人感到憂心。
妖妖夢 wrote:
以政策面來說,投資蓋...(恕刪)


也可以說
少子化
長新冠造成10~20%勞動力退出市場
人才被台積電或半導體產業吸乾
到時所有產業一起垮?
JOB HO
這五、六年來半導體產業讓台灣賺了不少錢,但是日後各國產業鏈建立,可能讓半導體產業變成紅海,台灣的下一個半導體產業是什麼。現在的政府是乎並不關心,完全看不到任何長遠的政策規劃,實在令人憂心。
nomo333 wrote:
也可以說少子化長新冠(恕刪)

人才會不會被吸乾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房價又有理由可以上漲了
npnpnp1979
台灣的房價上漲 何時需要理由? [笑到噴淚]
厚實的肚子 wrote:
上一輪的 DRAM 淘汰賽,不想拿錢出來的台灣日本被淘汰,硬著脖子讓他虧的韓國取得絕對的優勢,主宰 DRAM 優勢,到今年還是鈔票印刷機。
以後的半導體淘汰賽是血淋淋的國家經濟戰爭,大家都會拼到最後一口氣。
拿不出錢或不想拿錢出來的,就等著被掃地出門。

以後半導體業會像鋼鐵業, 石化業一樣變成工業基礎
到那個時候就是個傳產, 不會有太高利潤
估計再10~15年左右吧
JOB HO
富士康引進的是封裝光刻機,並不是一般晶圓製造的光刻機,兩者是兩碼事。現在一般認為對岸可以製造的光刻機極限為90奈米,但是聽說賣得很差,只有賣幾台而已。
Fa1con
恕不能苟同。有創新便不會成為低利傳產...即使夕陽如紡織業都有股王儒鴻可以創造近30%毛利率...更何況本來就是以創新為基礎的半導體業。您也不是第一天玩投資的,怎會認為半導體會傳產化...
這5、6年因為中美對抗以及半導體產業紅利,台灣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並且在國際社會上大大地提高能見度, 台灣人民、政府也都沉浸在這種勝利的氛圍中。
但是花無千日好,月無百日圓,台灣在國際製造業產業鏈中似乎只剩下半導體產業可以說嘴了。
看看對岸在太陽能產業、電動車、動力電池都取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汽車產業對岸都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了。
在電池方面對岸有寧德時代、比亞迪,韓國有LG,日本有Panasonic,台灣有什麼咧!
而我們還沉浸在半導體科技島的光環中,而沒有了危機意識,今天台灣拿掉了半導體產業還剩下什麼咧!
政治人物們應該要告訴我們,除了半導體產業外,以後要用什麼產業帶領台灣走向未來,而不是整天只會一切怪國民黨、共產黨。
pt0857
台灣不大,為什麼有人老是要比全能產業?一個小國家半導體產業跟基礎工業做得好已經不錯了..你要不是萬能就別把國家社會也要求產業萬能
JOB HO
沒人要求誰要萬能,只是說政府只會沾沾自喜,對於未來政策毫無規劃,半導體產業能夠有現在的成果,也是三十年前建立的,今天不做長期規劃,三十年後就準備吃土吧!
好賺的時候,拼命擴產,用力撈錢

現在苗頭不對就出來要大家救半導體喔
統計學就像比基尼,能看到的部分很重要,但沒露出的部分才真重點。
該怎麼辦才好啊
似乎沒有人這樣說吧~~
火車要撞牆了
然後XBOX X和PS5還是買不到
可以請代理PS5的董事長順便聊聊嗎...
JOB HO
他主要講的是台積電以外的成熟製程,ps5以及Xbox 都是使用5奈米和7奈米的先進製程。
JOB HO wrote:
他主要講的是台積電以外的成熟製程,ps5以及Xbox 都是使用5奈米和7奈米的先進製程。


關於這部分我一直很不解
目前製程很明顯越來越兩極化

一端的應用是一直往更新的製程衝 7nm->5nm->3nm->2nm
另一端的應用則是一直停留在28nm~14nm

這種情況未來會不會變成台積電的7nm 甚至5nm 廠的產能過剩??
Wanton1812
先進製程台積電領先其他代工廠太多,基本上幾年之內無法取代,有問題的是成熟製程。
Wanton1812
台積電會面臨的問題是政治壓力,因為各國必須考慮武統的風險以及武統之後的先進製程供應,會押著台積電到當地設廠做準備,但這會大幅提高台積電的成本。美國說要跟台灣加深半導體合作叫台積去設廠,卻跟韓國眉來眼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