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樓主有工作,有薪資所得。因此我會投「買房子收租金」一票。
我有一個公務員朋友,三十多歲在新北市買房收租金,那個位置在台北市的偏僻區域旁邊,很多人住在新北行政區,但是開車或通勤進入台北市上班。他就把房子出租給這種上班族。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賣掉第一套房,買進第二套更大的房型,繼續收租金。他住在家裡,每天回家吃爸媽媽煮的晚餐。
因為他覺得公務員的薪水是固定的,只靠薪水不可能致富。他的目標是先買小房子,然後賣掉,買更大的房子。然後一直維持工作,又有薪水,又有房租,又不用擔心股票價格變來變去。符合樓主說的:穩定。
他覺得最困擾的是房客素質無法掌握。有的房客面談的時候說不抽煙,等搬進來了就開始抽菸,煙蒂從陽台丟出去,鄰居常常跟房東投訴。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房子我從一間搞到有三間收租。
股票這東西,我怎麼玩差不多就是3-5%,老實說連零用錢都不夠,比較像是打發時間好玩好玩
給你好一點1年10%好了,10萬塊是能幹什麼。沾沾自喜嗎?! 安慰劑吧!
ETF同理,你要賺大錢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房產呢,要是我絕對不會投資預售屋,一定是最成熟精華的中古屋。
好處是,你厲害一點對價格敏感有研究會買的話現買就現賺,
預售屋那個都已經是未來價了。
再來未來都是賺租金為主,房價利差要賺有點難,除非你有內線消息
不然未來一定是凍漲,緩漲,跟有價無市這三種情況。
房價利差也很好笑,就算你這間賣掉賺個150萬,稅要繳多少,房仲費用一買一賣不用錢嗎
還有你賣掉資產未來要買得回來嗎等等,
真的不如直接放眼投資型物件,賺賺租金卡實在。
很抱歉我這麼誠實,但財富是靠累積的不是你所想的作夢的。
本業累積出來的會比你想像中的更多,如果你願意去發掘的話,
你父母100萬是怎麼來的,再想想你的100萬是怎麼來的
如果這種累積200萬的速度跟能力有辦法提升的話,比投資有用多了。
投資比較像是置產概念,把現金換成其他資產,但不保證這資產賺錢的速度比你本業快!
ga2006206521 wrote:
前輩您好感謝寶貴的建議,不好意思文章沒說清楚要的是希望10年、15年後有穩定的被動收入為前提即可留言無法打太多字,底下會再重新回覆,再煩請指教,謝謝您!!...(恕刪)
資產本身增值率
虛擬貨幣>成長股>房地產>配息股
資產穩定收益表現
配息股>房地產>成長股>虛擬貨幣
風險性
虛擬貨幣>成長股>配息股>房地產
但是投資不能這樣看的!
投資是如何將個人一生所能獲得的「勞動所得」,「最早」「最大幅度」轉換成「資產」形成「資本利得」,而資本利得越多的人,最終擁有越多的財富,
銀行貸款就是將你未來20年或30年的勞動所得提前使用,而買房或是買股就是轉化為資產獲取資本利得。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就是很好的例子,借貸民眾的錢支付利息,購入土地、股票,租賃房地產給企業收取租金、領取企業股息支付給保戶,最終獲得大批的股票跟土地。
一般民眾也可以小規模操作。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