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個視頻。他說在1970花1800美金買了一個百達菲麗的手錶。到今天那支錶值40000美金。然後就有人問是不是個好投資。那個人回答他不覺得因為買美國大盤的話賺更多。下面流言就說是唬爛的買美國大盤也只漲100倍。那漲100倍其實有10倍是通膨。實質購買率也只有10倍。1980年的時候通膨很嚴重。看歷史那時美國利率好像有20%。台北房屋好像那時候一年突然漲三倍。
就是沒錢才會選定期定額有錢隨便買幾棟房子店面收租金就好每月定期定額一萬元假設股市年化報酬率8%5年75萬10年180萬15年380萬20年590萬25年950萬30年有1500萬定期定額的上限就在這裡(假設通膨每年3%,1500萬相當於現在的620萬)可怕的是大家都開始存就只有你沒存到時候有人有500萬,有人有2000萬你卻是一萬元都沒有除非你是奇才一夕致富不然還是要好好存錢投資買房也好,買股也好總是要打敗通膨
四十年前一個月賺一萬,存5000,存四十年,應該買房子沒什麼問題。我用試算表,月存5000,通膨3%,工資也是3%(不要跟我說什麼工資趕不上通膨,沒這回事,工資漲幅就是通膨,工資不漲,路上的小吃誰能去買)月存款也是照3%去增加,四十年後是月存 $16534以投資報酬率10%來算,四十年後的數字是4300多萬。以投資報酬率8%來算,四十年後的數字是2350多萬。一切還是看報酬率和儲蓄率。如果當年能月存50%,以目前月收入三萬二,而且每個月只花 $16500的人來說,2300萬到4300萬,也是一筆可以安心退休的錢了。能花的這麼少的人,有這些錢真的也不會覺得多辛苦了。我丈人走的時候,就算加上一間四十年的老公寓後,也沒這麼多留下來。不過如果不幸報酬率只有 5%的話,那就只有1212萬了。不多啦,有房子的話還是可以過得下去。四十年報酬率有兩位數的,要翻身不難。四十年前月收一萬,也算是低薪了,四十年後工作月薪也是只有三萬二,而身家卻有四千多萬,說「翻身」絕不為過。但是如果你是四十年前月收十萬,現在月收20~30萬的醫師之類的,幹了四十年,身家才四千萬,那你大概真的是你同學中墊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