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嘛是話術
而不論是買賣價差還是配息、不論是從美股還是美債還是ETF賺的、或者是買FCN等結構型商品的配息,都算在海外所得,都可能要繳「海外所得稅」…

買的多還要扣稅哦
不要基金 , 直接買ETF就好 , 如果想放長期注意內扣費用
基金不要單筆買,看不準很容易被套到喔
我覺得定額不定額真的最實在!尤其中租現在有樂領金優惠是真的蠻划算的
申購配息基金、債券基金、母子基金(鎖利GO、盈利Pay、月月領)通通0手續費
剛開始投資就可以省不少成本,投資成效會有差別
銀行買債券的缺點,.例如手續費高, 價格不透明, 買賣不方便,
還不如買 債券 etf.
ken85126 wrote:
最近有銀行理專推薦推...(恕刪)


買美債20年etf即可
我就搞不懂為啥要買理專推的這種基金?
限制多、彈性低,該收的費用也沒比較少

買股票不是更好嗎?反正都是連結美債
而且愛買就買,想賣就賣
買ETF就好了,頭等債我最近打算進場00740B,聽說1月就要配息了,現在買剛好
從今年初一路買公司債買到現在,目前進2800W
至尊星 wrote:
而不論是買賣價差還是配息、不論是從美股還是美債還是ETF賺的、或者是買FCN等結構型商品的配息,都算在海外所得,都可能要繳「海外所得稅」…


據我所知,國稅局對個人每年海外所得有一定的免稅額度(670萬),
它和個人在台灣的所得是分開計算,要看哪一個高。
如果以5%債息計算,要買超過1億3400萬台幣(約400萬美金)的海外債劵,
它每年所配的債息才需要計算個人年度綜合所得稅。

這是普通退休富人(01很多大大都有這個等級)
鎖定被動收入加上節稅的管道之一,
好像有網購名人就是這麼做的。

至於超級富豪....
那是什麼?
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境界,
基本上不存在01.
至尊星
所以我才打要買的多(原來要這麼多,我連要繳健保費用的股利都還沒到),差遠了,沒什麼研究
理專怎麼不早個幾週推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