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好了,4千萬淨資產代表著不扣除負債至少有5-6千萬的總資產,之前有報導過在銀行業來看,台灣北部能稱為中產階級的,家庭資產大約是6-7千萬。所以個人來說有此資產而又不用負擔整個家庭支出只有個人支出,算是能過略寬裕的生活:比如一年可出國1-2次,一餐平均花300左右,家庭用品能買較好的家電傢俱。但說奢侈品買豪車的生活,我想應該還是負擔不起的
4000萬淨資產假設房子價值2000萬那剩下的2000萬以4%法則來算, 每年可花費80萬, 每月6.67萬這個概念就是比一般人略高一些的生活水平, 但還不到可以隨便花的程度假設房子價值3000萬, 剩下1000萬以4%法則來算, 每月只有3.33萬可以花, 就是很一般人的生活而已還得要繼續工作累積財富
ray0808_pilot wrote:一個普通薪水階級年收100萬給你存50萬好了,要存80年才有4000萬淨資產...你說這是甚麼概念?...(恕刪) 一年存50萬,買以前50元的台積電或5元的玉山金投資,5年下來,原本的250萬,大概變成500萬,台北市、新北市隨便買間房剩下貸款,以前台北一坪30萬,新北一坪10萬,每年的存款50萬還貸款10年、15年就還光了,10年後,台積電變200元、玉山金變15元,50萬繼續存股,又10年,原本價值500萬的股票又變1000多萬,原本台北市或新北市買的房子又變價值3000多萬,4000多萬。大概25年下來,很多正常的上班族、公務員、教職、白領階級,身邊的親戚朋友全部都是這樣,不是頂尖的企業主或是醫生律師機師的高收入族群,正常的上班族,有一年存50萬、有投資股票、有買房產,大概都是25年達到這個4000萬平均值的標準,台北市、新北市很多家庭都是這樣。所以台灣人的平均淨資產4000萬是很合理的,大概25年最多30年,而非你說的80年。
2023/04/27 主計總處就發布了「110 年國富統計結果」台灣成年人的資產中位數為「108,247 美元」,也就是約台幣 3,247,410 元。淨資產包含金融資產加上非金融資產 ( 如住房、土地 ) 的市場價值並減去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