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TT wrote:
每一檔基金都會有明確的標示管理費,以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A10美元這檔基金管理費才1.5%,那來的分走大部分錢?賺30%才被抽1.5%有很多嗎?要是基金賠錢也要被抽1.5%才慘。

基金賠錢是受益人的事,手續費照收不誤。不打折也不說抱歉。
手續費1.5%不高嗎?若績效好當然不高,對照利率就非常高。
跟一般ETF比較也非常高,舉例如0050,經理費0.3%保管費0.035%,006208經理費0.15%,保管費0.035%,
若拿國外的ETF來看費用就更低了,例如VT總費用才0.07%。
基金實在是暴利行業。

另外最讓人詬病的是資訊不是很透明,資訊公開太慢。我最重視資訊透明度,資訊不透明的產品一律拒絕。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Zood Reenk
你更內行,懂更多。
張直家
主動積極基金選擇得獎的,投信管理,並非省錢才是王道,長年績效安聯科技非常優異,並非真的毫無價值
蔡翺丞 wrote:
小弟目前28+即將滿...(恕刪)
全投台股 我29歲才進股市 你比我早進股市😡😡😡
1740TT wrote:
每一檔基金都會有明確...(恕刪)

你是基金利益相關者才會這樣說,民國77至78年第一波台股大多頭,與86至87年第二波台股大多頭,這兩個期間基金最多,也最多人買,後來退燒,變很少人買了,如果那麼好為何當初那些買基金的不繼續買?現在也少人買了,簡單說就是買基金的人發現不如預期,而你舉例的是外國基金,與台灣本土基金有差別,我想可能好一些,但也不會太好。不信的人就去試買,不必買多,將來即知結果。
現階段別已經有etf就別在買了
保留資金大幅回檔再買
買傳統基金有一個好處
每天只有一個淨值
買 ETF 每天交易好幾個小時
看到成交價跳來跳去
很容易被主力誘惑心癢跳下海,最後被宰

傳統基金買賣考慮時間以天為計算
收盤後再考慮進出
當然
你要說這樣不能反映即時資訊
但基金 ETF 的宣傳口號不就要長期投資嗎?
好奇做什麼 感覺賺好多
加權指一直漲上去 之前看YT有說可能是假漲
從現在開始定時定額佈局到Q4
回檔就補 這蠻重要
Zood Reenk wrote:
我不買基金,因家人以...(恕刪)

看了幾遍還是不太理解,可以說說家人當初是買哪一檔基金嗎?

基金和ETF都是一種投資方式,看人怎麼投入而已,不建議單筆,除非切入點很漂亮
最近ETF也是宣傳很大,要不要買還是需要多評估比較好
ETF和基金
差在被動和主動本質是一樣的
基金由基金經理人主動來操作
進出會比較頻繁,所以費用會高些

ETF會有折溢價的問題
有可能你會在當下買貴或便宜
基金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因為買到的是該檔基金當天的淨值

不管是大盤,ETF,基金
一般在面臨大回檔或大漲階段時
該跌,該漲都沒太大區別,只是多少而已
這點要分清楚

ETF和基金都適合長期投資
才會顯現出成效
用定期定額,不太建議單筆(一筆AII IN)
不要停扣在回檔時期,雖然績效是負的
更應該在回檔時適時加碼,才可買到更多的單位數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也可以兩者都買
就看怎麼想
基金不錯啊


speed1973
南非幣有回升了
無薪假裁員風
領的息也多了[XD]
英英間LKK wrote:
基金賠錢是受益人的事...(恕刪)

主動型基金贏標竿指數的不多;就算贏了標竿指數,差額也不顯著。再加上費用,投資人想贏是難上加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