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而後的國際間分工合作,也沒有誰佔便宜的問題,
更不是美國人比較懶這種無腦的民科思考。


在01上討論問題就是時常看到先用指責別人無腦的方式,再給你戴個帽子,尤其是很多問題其實有多個面向,多個思考方向,有助於突破盲點。

我說美國人過度消費,沒說美國人懶,這是一種經濟特徵,如果美國國內儲蓄充足且不對外赤字,那麼美元將無法繼續滿足全球對流動性與儲備貨幣的需求,這也是特里芬難題的精髓。

美國人其實也可以選擇解決這個難題,要解決赤字就放棄美元霸權、搞製造業回流並且多儲蓄,慢慢降低美元作為主要貨幣的重要性。就像二戰後美元逐漸成為霸權是綜合國力使然,協商只是好聽的說法,主導權其實都在美國,如今也是如此。
我覺得減少政府支出與減債無法避免,趁現在還是第一霸權,可以有各種公道或是賴皮方式解決。
越晚越難。
川普目前還是沒有減債的打算。
反正他是靠破產致富的,沒在怕。
HK_Sung wrote: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更不是美國人比較懶這種無腦的民科思考。

在01上討論問題就是時常看到先用指責別人無腦的方式,再給你戴個帽子,尤其是很多問題其實有多個面向,多個思考方向,有助於突破盲點。
我說美國人過度消費,沒說美國人懶

所以我當時就不是在說您,不必過度引申。
我寫那個時就知道有人會這麼說了。也果然下面就有人這麼說。


HK_Sung wrote:
美國人其實也可以選擇解決這個難題,要解決赤字就放棄美元霸權、搞製造業回流並且多儲蓄

美元的流出另一方面代表的就是科技和技術的流出。
有哪個國家不想科技和技術升級?

人家說「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美國要完全阻止全世界賺美元的方法就是發動貿易戰爭。
強迫所有貿易對手國升值,
那如果對手國不升值,能怎麼辦?
貿易制裁?還是用武力攻打?
有哪一國家願意主動升值的?

不是美國不想,是所有大賺美元的國家不想。
日本德國想要失去美國汽車市場嗎?
中國會想要讓出汽車給日本德國,用中國市場取代美國嗎?

所有對手國都是想盡辦法,用各種手段,
去維持自家的就業市場,以及經常帳順差。
沒有人在問為什麼大家要為美元這一張紙工作。
台幣人民幣不也都一張紙?
為哪一張紙工作不是工作,
但哪張紙有價值,大家心裡其實都門清得很。

你要就業市場貿易順差,還是虛無漂渺的世界貨幣地位?

HK_Sung wrote:
就像二戰後美元逐漸成為霸權是綜合國力使然,協商只是好聽的說法,主導權其實都在美國,如今也是如此。

協商不只是好聽的說法,沒人要的東西,美國能主導嗎?
那年頭,沒有一個貨幣定錨時,
一國的匯率在各對手國中轉來轉去後的匯差大的嚇人。
這個大問題導致跨國貿易的成本太高,商業上問題很多。

佈雷頓森林體系沒有44個國家同意,不可能執行下去。
更何況到七零年代之前,美元最多只能算是清算貨幣而已,
而那整套佈雷頓森林體系也沒有為美國帶來任何好處。
那只是戰後全世界貿易必要的一個工具。
總有一個貨幣要出來當清算貨幣。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美元的流出另一方面代表的就是科技和技術的流出。
有哪個國家不想科技和技術升級?
人家說「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美國要完全阻止全世界賺美元的方法就是發動貿易戰爭。
強迫所有貿易對手國升值,
那如果對手國不升值,能怎麼辦?
貿易制裁?還是用武力攻打?
有哪一國家願意主動升值的?

不是美國不想,是所有大賺美元的國家不想。
日本德國想要失去美國汽車市場嗎?
中國會想要讓出汽車給日本德國,用中國市場取代美國嗎?


大家都知道經常帳赤字意味資本金融帳的流入,美國能成為科技與金融產業的世界第一,沒有經常帳赤字產生的資本回流,根本辦不到,所以科技研發與金融產業服務的輸出也意味著美國人賺了不少錢,所以思考的觀點如果從別的國家而言是你說的沒錯,但從美國科技與金融產業的觀點來看,他們賺這錢也賺到手軟。

資本帳的盈餘,美國不想嗎?美國想失去科技與金融市場籌資與融資最大的市場嗎?當然不想,不同的產業都有不同的本位思考,美國人也不例外,從川普鐵票支持者的分布也看得出來。



所有對手國都是想盡辦法,用各種手段,
去維持自家的就業市場,以及經常帳順差。
沒有人在問為什麼大家要為美元這一張紙工作。
台幣人民幣不也都一張紙?
為哪一張紙工作不是工作,
但哪張紙有價值,大家心裡其實都門清得很。

你要就業市場貿易順差,還是虛無漂渺的世界貨幣地位?


資本帳順差也是工作機會的來源和GDP成長的根本,世界貨幣也造就並強化了其災難來臨時自救的手段,多次金融危機就是靠世界貨幣的地位來逢凶化吉,美國人自己心知肚明,世界貨幣的地位其實是無法割捨身上的一塊肉,好處不是底層辛勤工作的藍領能分的一杯羹,而是政治金融圈所獨享。


協商不只是好聽的說法,沒人要的東西,美國能主導嗎?
那年頭,沒有一個貨幣定錨時,
一國的匯率在各對手國中轉來轉去後的匯差大的嚇人。
這個大問題導致跨國貿易的成本太高,商業上問題很多。

佈雷頓森林體系沒有44個國家同意,不可能執行下去。
更何況到七零年代之前,美元最多只能算是清算貨幣而已,
而那整套佈雷頓森林體系也沒有為美國帶來任何好處。
那只是戰後全世界貿易必要的一個工具。
總有一個貨幣要出來當清算貨幣。


這世界就是如此,越有能力的人擔的責任越大,這我同意,歷史因素與美國國力獨強造就現在的問題,美國人要解決就勢必要放棄美元霸權的思維,關稅就給它加下去何必談?美債就給他倒,讓世界和美國一起承擔後果,美元就會逐漸失去它的重要性,但美國失去的是什麼?我相信川普從不怕世界各國吃虧,擔心的是失去了美元重要性的美國還能MAGA嗎?
tyl
我大致上同意您的看法。但我的假設是懂王的 MAGA 是說給選民聽的,美元與美債破產也沒有關係,只要他的資產能持續上昇即可。
HK_Sung wrote:
美債就給他倒,讓世界和美國一起承擔後果,美元就會逐漸失去它的重要性,但美國失去的是什麼?我相信川普從不怕世界各國吃虧,擔心的是失去了美元重要性的美國還能MAGA嗎?

不只美國無法承受,全世界各國也無法承受。
單獨把這整套問題說成是美國的責任,要美國擔上去,
是沒道理的。
問題是大家一起造成的。
真的要深入追究下去,事實上是多數國家的責任更多。

美元失去重要性的實際狀況就是匯率大幅貶值,但美國國力太強,
這會使各國面臨大量的失業和貿易逆差。
這對小型,無法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如四小龍,會是滅頂之災。

HK_Sung wrote:
大家都知道經常帳赤字意味資本金融帳的流入

這並非必然的,大家賺到美元,可以換成黃金呀,
買實值資產和產品呀,讓美元貶值呀(自家貨幣升值)
各國都有自由和自主的能力保持雙方貿易平衡。
以前美國叫大家買農產品,或任何產品,
哪一個不是被說成霸淩?

你貨幣升值多一點,美國貨不就便宜了。
但大家都怕美國貨便宜到,自己的農民/勞工失業率大幅上升,
回到貿易不平衡前的狀況。

美元成為清算貨幣後,美國事實上失去了訂定匯價的能力。
但各國卻在貿易不平衡時,不願意上調自家的匯率。
長期下來的後果卻要怪美元?
即使到了今天,大家一邊喊去美元化,
卻一樣沒有人想要努力上調匯價。
所以誰才是實際的黑手?

全世界薅美國羊毛幾十年,薅到薅不下去了,
怪美國底子不夠厚,到底是誰的問題?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這並非必然的,大家賺到美元,可以換成黃金呀,
買實值資產和產品呀,讓美元貶值呀(自家貨幣升值)
各國都有自由和自主的能力保持雙方貿易平衡。



我所學的是:經常帳 + 資本帳 + 誤差與遺漏 = 外匯存底變動

對美國而言,如果我們假設「外匯存底變動」為 0(或短期忽略),那麼經常帳赤字 = 資本帳順差。

對外國而言,賺美元去買黃金或放在外匯存底,買黃金的美元或外匯存底中的美元最終還是透過金融工具或存款回到美國。

匯率問題,各國都讓自己貨幣貶值,美國也可以這樣搞,美國確實不再訂定美元對其他貨幣的匯價,但美國仍具強大間接影響力,如利率政策、懲罰性干預等,美國具有「選擇不干預」的自主權。

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副作用很大,美國人敢不敢貶,要不要承受副作用,才是他們自己敢不敢的取捨。
HK_Sung wrote:
美國具有「選擇不干預」的自主權。
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副作用很大,美國人敢不敢貶,要不要承受副作用,才是他們自己敢不敢的取捨。

美國一直要干預吧?從301條款,匯率白皮書,到各種制裁,還少了嗎?
但各國不是一直反抗?
現在不是美國不敢貶,畢竟這決定權不在美國手上。

什麼是「選擇不干預」的自主權?
難道說你支持美國強制要求世界各國匯率調平,
不調的一律用物理手段(軍事手段)處理?

以台灣來說,長年順差這麼大,卻仍然實行輕稅政策,
這就是一種政府的怠惰。
台灣政府事實上應該加強教育投資,讓薪資上升,
長期下來,使生活水平達到西歐的水準,
或把稅收拿來建軍對抗中國,
如果考慮到國家安全問題的話。

這兩種都能使台美達到貿易平衡。
而不是囤著大量的外匯存底,
讓矽谷擁有低廉的融資成本,
反過來使台美科技差距一直保持下去。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美國一直要干預吧?從301條款,匯率白皮書,到各種制裁,還少了嗎?
但各國不是一直反抗?
現在不是美國不敢貶,畢竟這決定權不在美國手上。

什麼是「選擇不干預」的自主權?
難道說你支持美國強制要求世界各國匯率調平,
不調的一律用物理手段(軍事手段)處理?

以台灣來說,長年順差這麼大,卻仍然實行輕稅政策,
這就是一種政府的怠惰。
台灣政府事實上應該加強教育投資,讓薪資上升,
長期下來,使生活水平達到西歐的水準,
或把稅收拿來建軍對抗中國,
如果考慮到國家安全問題的話。

這兩種都能使台美達到貿易平衡。
而不是囤著大量的外匯存底,
讓矽谷擁有低廉的融資成本,
反過來使台美科技差距一直保持下去。


反抗什麼?如何反抗?輕稅政策就是反抗匯率的升值,這是什麼邏輯?

只有美國制裁它國,它國只能默默承受,它國該實行什麼樣的福利政策、產業政策,關美國什麼屁事!

你美國要製造業回流,有本事就把產業搬回去,降低美元匯率。

我支持甚麼物理手段?貿易科技封鎖一堆經濟手段,是美國沒那個膽與全世界為敵,TOCA不是如此嗎?

川普第一任開始對全球貿易的極端干預手段,不就是美國的自主權嗎?

簡單說,川普就是嘴砲,口中那塊肉捨不得吐出來,台積電搶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不會像華為一樣制裁台積電,美國就是好處都要才走到這地步,經常帳要順差又要美元成為交易計價貨幣,那就慢慢等看穿普怎麼玩?

我實在也懶得多費唇舌回應,意識型態的爭吵真是浪費時間!
HK_Sung wrote:
反抗什麼?如何反抗?輕稅政策就是反抗匯率的升值,這是什麼邏輯?

這邊我的確省略了上千字的解釋,這個鏈太長。
隨便舉例好了:台灣高等教育,平均花在學生的錢,連中國985高校的一半都不到,
為什麼?財政問題。有錢發紅包,沒錢搞教育。
台灣不是對抗不了中國軍事,而是稅收太低。
民間超級繁榮,政府卻很多事沒做,一直都是為討好民意而治國。

HK_Sung wrote:
美國具有「選擇不干預」的自主權。
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副作用很大,美國人敢不敢貶,要不要承受副作用,才是他們自己敢不敢的取捨。

HK_Sung wrote:
川普第一任開始對全球貿易的極端干預手段,不就是美國的自主權嗎?

所以你的原話就是說,美國這幾十年來沒有執行川普政策,是美國的錯了?
這種邏輯,就是女生半夜起在路上被姦殺,都是女生自己的錯的邏輯。
a281393 wrote:
美國作為經濟的貨幣霸權,會導致美元一直被高估,美國若是想要改變競爭力,讓出口競爭力,貨幣就需要貶值,但美元貶值,又會成為不可靠貨幣,無法成為世界貨幣。美元要是要成為國際貨幣,就要忍耐貿易逆差,製造業競爭力會不如其他國家。


給樓主另一個觀點,如果從國際收支平衡的觀點來解釋美國的經常帳赤字的難題,其實非常有趣。

經常帳中的任何赤字(主要是貿易赤字)都必須透過幾乎等量的資本流入(主要是外國直接投資FDI、證券投資)來平衡。這就是導致美國經濟過度金融化的原因。

所以 「貿易赤字=金融和資本的盈餘 」是不變的鐵律,要解決貿易赤字問題等同於要解決金融盈餘的問題,川普四月的關稅戰為何突然暫停,一直延後,就是被金融資本帳卡到了脖子。

我喜歡用客觀的數據來呈現問題的一個面向,因為數據不會說謊:



美國的經常帳赤字不過是金融帳的一面鏡子,美國政府要解決貿易赤字,就要把上面的圖upside down,你如果懂就該知道這難題就在於,美元是要用貿易赤字的方式供應全世界,還是反過來用金融資本帳流向全球?

更有趣的是從川普2017第一任至今,即使透過各式的貿易手段,經常帳赤字反而是急速攀升,金融資本帳也是急速流向美國,所以表面上要解決貿易赤字,實質的結果是美元大量回流,美元升值、金融市場欣欣向榮。

賺錢的金融科技業和不賺錢的製造業要如何取捨,值得多一層思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