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買實體黃金6年了買的時候只想說漂亮 沒想賺錢......金價漲 有金的人很開心我卻是越買越痛苦......太貴了我的財富女神金條6年前47.6萬買的 現在要126萬喜歡卻下不了手的感覺你有過嗎?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JPM】執行長傑米·戴蒙表示,他認為持有黃金有一定道理,但對於這種貴金屬在歷史性飆升後是否被高估,他則沒有置評。“我不是黃金買家—持有它的成本是4%,”戴蒙週二在華盛頓舉行的《財星》最有影響力女性會議上說。“但在這種環境下,它很容易升到5,000美元甚至1萬美元。這是我人生中少數幾次半理性地在投資組合裡持有黃金的時刻。”
virgal1980822 wrote:抗通膨嗎 ? X上的老外:人們仍然沒有看清楚。核心問題在於:美國政府要設法減少美元債務,而不用真正去支付,無論使用什麼手段。比特幣與加密貨幣在「以美債作為支撐的穩定幣」這個用途上,能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印美元鈔票也只能做到一定程度,否則最終會以美國國內的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形式爆炸。重新評價(revalue)實體黃金,是另一種方法,可以讓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與投資人淪為持有貶值美國國債的「接盤俠」。關鍵在於:在重新評價發生之前,要盡可能讓散戶(plebs)手中不要持有實體黃金與白銀。這正是像 BJ Milkshake 這樣的人物的工作 —— 去打擊散戶信心。而 BJ 在過去七年裡,確實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成功。~~你說得完全正確,Eric。真正的目標不是償還債務,而是悄悄地重新定價。他們不能公開違約,所以會透過貶值來完成。這也是為什麼下一階段不是關於緊縮或升息,而是透過通膨來消解債務義務,同時維持「掌控一切」的假象。重新評價黃金能讓整個體系獲得喘息空間。它能重置資產負債表、恢復抵押品的品質,並把損失轉嫁給持有紙資產的人,而不是政府本身。這就是隱藏的聰明之處:大眾持有的是被貶值的貨幣,而黃金則默默重新奪回作為中性結算資產的角色。沒錯,這正是他們不希望普通人(散戶)在「切換」之前去囤積實體金屬的原因。
X:每天晚上紐約時間 11 點左右,白銀的 逆價差(backwardation) 都會加深 —— 正好是亞洲開市的時候。東方的實物買家拉走真正的金屬,持續抽乾倫敦的庫存。由於套利交易部門在這個時段下線,市場沒有新的「紙面流動性」湧入,立即交割的交易因此出現溢價。當紐約開市時,資金流動方向就會翻轉。在本週稍早,COMEX 期貨因保證金壓力而被大量拋售,市場被「紙白銀」淹沒。但現在,這些空頭部位正在回補,推升期貨價格。然而,在這之下,系統依然持續透過 EFP 掉期(Exchange for Physical) 發行新的合成供應,把 COMEX 的「紙合約」轉換成 LBMA 的非分配賬戶憑證(unallocated credits),用來應對實物白銀的流出。所以,即使價格出現反彈,隱藏的流動性引擎仍在按照同樣的循環運作:東方拿走實物;西方創造紙面白銀來填補缺口。結果是:基差(basis)表面上恢復正常,但保管庫的實物卻持續被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