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末要破了,輝達之前三次都是跌70%

以前台灣一些工專,都改名科技大學,科技2個字很唬人吧,本質還不是一樣
現在一些有的沒的電器,也都悄稍冠上AI電器,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事沒事就喊AI,最終 泡沫總會被戳破
kaworu.liu
MCU就 MCU 掛上AI還是MCU
到底生個小孩和造一個人形機器人哪一個比較快? 別太神話機器人。
現在輝達的專業不是設計AI晶片
是專門設計投資AI永動機閉環投資
客戶買不下就用投資入股綁晶片
進入一盒月餅可以無限送禮傳承迴圈
AI發展至今我不認為會是泡沫

甚至從前的.com

你現在來看,還會說他是泡沫嗎

泡沫對我的定義,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什麼物聯網,5G,3D電視對我來說才是泡沫

如果最終大家還是離不開他

那只能說是漲多拉回

AI最終還是會是未來必須

所以各大廠就算現在賺不到錢

也是要咬牙苦撐不能掉隊

唯一沒有錢爸爸養的就是openAI

現在是又找到輝達來續命投資

但沒有賺錢母企業養著

能撐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

所以指標我只會看Google

如果連Google都放緩

才表示AI已經過熱

其他都不過是上上下下而已
看來黃金價格真要上到6000美元了…...


AI 的應用目前在車用自動駕駛相關已經初具雛形且快速進步中,未來在各領域特別是軍工產業,AI,技術應用必將有一片榮景。

題外話,其實真心期待阿斗終將泡沫,但在政商勾結的態勢下,阿斗可以繼續抖,泡沫可以繼續吹~~最好的例子就是臺灣的汽車拼裝業。

yoyo0719 wrote:
泡沫對我的定義,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什麼物聯網,5G,3D電視對我來說才是泡沫
naposin wrote:
AI 確實面臨商業化...(恕刪)


AI即使最後成功商業化,能提升各行各業的生產力,但也無法替各行各業提升獲利。

把AI換成個人電腦、Windows、Office、伺服器、資料庫、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網站、耕耘機、灑農藥無人機、機器手臂 ... ,就知道為什麼了。

科技的發達,讓雇用的勞工人數越來越少,看似可以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產出。但一個你也有我也有的工具,不可能讓企業提高獲利,因為你的對手也會有,最後大家都能量產時,價格就會滑落。

我小時候16MB 的記憶體要16000元,當時金價1000美元。
現在16GB的記憶體1299元,金價4300美元。
記憶體大廠的獲利是增加還是減少?想一想。
yoyo0719 wrote:
AI發展至今我不認為會是泡沫


你誤會了~~~大家說的AI泡沫是這些AI相關企業的股價崩盤泡沫, 造成經濟大回調
造成這個原因, 很大可能是投入資金 vs 回收遙遙無期, 導致投資人失去信心而拋售股票
至於現在投資建設弄出來的 AI application, 例如ChatGPT, AI影片等等, 則會一直有人使用下去......畢竟大家應該也認同現在這些應用對於日常生活很有用
But......大家都喜歡免費的使用, 採用訂閱制(甚至月費超過上千的)應該比較少人用.......這樣企業要回收就很困難了
sazabi01
沒錯。這裡有誰願意為了Google Search或Gmail付費的嗎
第一台超級電腦開賣, 運用會越來越廣,越快.......


https://technews.tw/2025/10/15/acer-asus-dell-gigabyte-hp-lenovo-msi-are-rolling-out-systems-that-put-petaflop-ai-on-your-desk/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